第113章 科举发展:女子科举的成立

旁边,崔珩摇了摇手中折扇:“我已经摆平了崔氏,崔氏上下不反对泫之入朝为官,反倒甚是支持。至于主公想做的那件事情,全看剩下世家的支持与否了。”

崔珩是为了送小妹来来的建康,这会儿告了假,有他栽培的门客暂代自己处理事务——他便可以在健康等到张榜那一日。

“他们会支持的。”谢远微微一笑,眼中有着志在必成的光。

……

三日后,考试结束,等到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贡院后,谢远派人将所有的试卷全部收起来,统一糊名易书。

并请来全建康的名儒,一同批阅考卷。

名儒们知道这次春闱非同以往,一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阅卷。

最后挑选出来三十份,由谢远和桓风亲自定夺。

桓风最讨厌看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通篇,便一股脑交给了谢远。

谢远便同崔珩一道筛选,最后选出来十份张榜。

一个寒门子弟拔得探花郎,一个世家子弟成了榜眼,而榜首,则真的是崔泫之。

人们都是知道崔泫之参加科举的,但是觉得女娘参加科举也就那样,是比不过男儿郎的。

女娘们,就该待在家里织布煮羹汤。

所以这些大男子主义的人,一看到崔泫之被列为榜首,成了新晋状元郎,纷纷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