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学霸刘本成!!!

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啊,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葛局大他好几级。

刘勇无奈之下,只好怏怏的收拾好'行李'打道回家了。

这一日,他百无聊赖地躺在刘家老宅的房间里,双眼空洞地望着斑驳的天花板,思绪如乱麻般纷飞。

忽然,门外有人喊他:“三哥,三哥,您在屋里吗?”

“谁呀?我不在!”刘勇懒得动弹,整个人像被钉在了床上,懒散至极。

“嘿!三哥,你这不明明在屋里吗?”来人嬉皮笑脸地推开房门,探进头来,脸上挂着一抹狡黠的笑意。

“呦,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本成回来了!”刘勇眼皮子一抬见是堂弟刘本成,他惊喜之下一骨碌就爬了起来。

刘本成与刘勇也是多年不见,俩兄弟激动地互相拥抱在了一起。

“三哥,我这刚回来,咋就听您最近有些抑郁啦?”刘本成调侃了堂哥刘勇一句。

刘本成是刘勇他堂叔刘之泰家的老小,而刘勇则在他们这一辈兄弟几个当中排行老三,刘本成最小。

按照刘氏辈分排名“洪、元、述、本……”,他们这一代正好是本字辈。

“是谁在外面胡咧咧,我好着呢!”刘勇闻言面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他这人一辈子好强,可不愿意在自家小弟面前装熊。

刘本成附和着点点头:“我就说这是谣言嘛!我三哥如今可是燕京城鼎鼎有名的刑侦专家,什么事能打击倒了您呀!”

“呵呵,好赖话都让你说尽了,我还能说什么?你今儿个来,该不会是想拿你三哥我开涮吧?”刘勇笑着,轻轻捶了一下刘本成的胸膛,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刘本成咧嘴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哪能啊,我这不是想您了嘛,特意赶过来看看您。”

“哦?来看我,就这么空着手来了?”刘勇故作不满,左右张望了一下,嘴角却微微上扬,显然是在逗他。

刘本成嘿嘿一笑,故作神秘道:“谁说我是空手来的?我特意从老美给您带了两盒‘哈瓦那’雪茄,可惜啊,刚才被三嫂给没收了!”

“哎呀,你这让我说你什么好,这种东西怎么能让你三嫂瞧见呢?”刘勇一听,顿时心疼得直拍大腿,最近他媳妇正逼着他戒烟,这下可好,宝贝雪茄还没到手就没了。

“当当当当,瞧瞧这是什么?”刘本成神秘一笑,像变戏法似的从后腰掏出一盒精致的雪茄来。

刘勇这两天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烦躁,见到雪茄的瞬间,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从刘本成手中一把夺过。

“高,实在是高!”

“你小子,我们兄弟几个属你打小最机灵!”

紧接着,兄弟俩相视一笑,点燃雪茄,悠然自得地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小成,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刘勇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掀开窗户,试图驱散屋内的烟味,生怕妻子回来抓个现行。

刘本成悠闲地吐出一个烟圈,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三哥,这次回来我就不走了,打算在国内扎根了。”

“啊?你不回老美了?那你的学业怎么办?”刘勇闻言,眉头紧锁,语气中透露出关切。

刘本成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略带调侃地说道:“三哥,你也太不关心我了吧!我博士都毕业快一年了,你还不知道?”

“啥?博士毕业了?什么时候的事?”刘勇一脸惊讶,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意外。

刘本成笑着摇了摇头:“还啥时候的事,我都已经在红杉资本实习大半年了,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哎,哎,老弟三哥真是对不住,去年我这让几件案子忙着烧头烂额的,家里什么事,我都没上过心……”刘勇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三哥,您别多想,我都理解。不过,工作再忙也得顾着身体啊,我看您最近气色不太好,是不是太累了?正好我最近打算去趟香江,您要不要一起过去散散心,放松一下?”刘本成眨了眨眼,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和期待。

刘勇听后微微一愣,疑惑地问道:“香江?你去那儿做什么?”

刘本成嘴角扬起一抹神秘的笑容,压低声音道:“不光是香江,我还打算去东南亚几个国家转转,这可是个大计划呢!”

刘本成可不是普通人,他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在燕京某大学的经济系任教。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里的高校青年教师中涌动着一股出国的热潮。

刘本成这些年轻的同事们一见面就聊,某某某被山姆某名牌大学录取为博士生,谁谁谁在欧洲某国的奖学金一年高达数万美金。

这年头可不后世,大学扩招,专家教授泛滥。

国内博士生导师很少,偌大的经济系竟只有一个博士点,出国念博士是很自然的事。

这个时候他们的工资大概是每月几百元人民币,数万美刀简直是天文数。

在读学位和金钱的诱惑下,大家都按耐不住了,出国、出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出国,那情形好似马克吐温所描写的,当年密西西比河沿岸的青年人发疯般的渴望去小火轮上当水手。

当然了,刘本成想出国自然不是为了钱,他是为了将来接手家族的金融领域做准备。

因此,大家整天都在弄托福、GRE,其中最困难的就是GRE的阅读部分,文字艰涩得要命,还好数学和逻辑这些对他们说来不在话下,平均下来,成绩还不错。

一旦分数过关,就向北美欧洲的许多大学发出一大堆申请信。

海外研究生录取比较容易,但是要拿到全额奖学金就很难,所以得多申请几所。

刘本成的一个朋友竟然申请了多达30所学校后,才最终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