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按御史站在阶下,他们方才已述职完毕,这会要禀报的则涉及天家私事。

“武当山希望能给殿下打九九八十一天的周天大醮祈福。普陀山亦提出要做一场法会,由寺内所有高僧一同主持,为殿下做祷。”

武当,道门执牛耳者;普陀,天下第一名刹。寻常人能到这两个地方参拜一下,沾些福气功德便已是平生难得的幸事,而让这两个道佛领袖为其主持祈福盛会,是历朝天子也不曾享有的待遇。

帝王却露出冷笑:“他们平日不是对着干,便是争先恐后,生怕慢人一步,这天下道统的气运就会落到对方手里。这会儿倒是有默契得很。”

其中一位巡按御史听出皇上心情不佳,正犹豫着要不要将后面的话说出来,早有心直口快的同僚继续道:“武当和普陀皆有意收殿下为俗家弟子,武当山还邀殿下上山清修数月,普陀则……”

巡按的声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已细如蚊吟难辨其辞,委实是不敢继续说下去。

玄戈冷笑道:“北洛去年游历江湖时曾过普陀而不入,倒是去武当山见了见真武大帝像。朕原以为普陀寺不至于如此小心眼,如今看来是高看他们了。西域佛门双修之法?真亏他们想得出来。”

他的脸色已阴沉到可怕。

“他们道统之争却要拿朕的弟弟当一个筹码。”玄戈冷冷地将那串佛珠扔回桌上,正砸在玉如意上面,“以为这样便能讨朕欢心了吗?”

巡按们面面相觑,他们先前确实以为此事能大大取悦皇上,才会选择在此刻上奏。

本朝虽不礼神佛,甚至在立国之初发生过一次辟佛运动,然而武当、普陀千年积蕴,历经天下沉浮,岂是说式微便能式微的?只是他们若想获得天下道统的资格,就须有朝廷的认可,辅佐帝王,大隐于朝,和光同尘,以入世修出世。

历朝历代的国师哪个不是道门抑或释门中的佼佼者?

前朝方思魏以一介书生入主钦天监任国师一职本就是异数,不想明朝前后三代皇帝的作法更为不群,竟皆对此不予理会,本朝先帝太祖就曾说过,“朝廷是要人来干事的,不是他们耍嘴皮子的道场”,尤其前朝就有皇帝因连续三日服用方士进献的丹药而暴毙的例子,让当今朝廷更为警惕。

美人祸国,明眼人都知是无稽之谈,方士祸国,这可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摆在那的前车之鉴。

正因钦天监的国师一职始终空缺,而历代谁任这个职就能压对方一头,所以双方皆卯足了劲投今上所好,这便是此次争先抢着为怀王殿下祈福的由来。

然而无论理由如何,能被武当和普陀同时办这场祈福法会,毕竟是天大的幸运,即便是帝王也没有理由代弟弟拒绝。

“皇上。”一个巡按出列,上奏道,“臣以为,祈福的事不妨先答应了,至于收殿下为俗家弟子一事则拖个三年五载亦无妨,万不可直接回绝。普陀、武当不仅关系天下道统,亦牵涉到武林众人。虽说侠以武犯禁,可江湖亦是天下的江湖,江湖人更是皇上的子民。江湖的血已经流得足够,该到安抚他们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