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阁老功勋卓著又年事已高,有特许可以不必每日上朝。羽林不知找徐阁老何意,但见岚相神情凝重,也不询问缘由,直接点头应了。

岚相缓了口气,愈发压低声音道:“告诉徐大人,今日朝会上谁都不能提起怀王殿下!皇上要大开杀戒,但唯独不能在朝会上杀人!”

羽林顿时明白了岚相的意思,可他很快想到岚相话中的另一层含义,担忧望向屋内,却见岚相摇了摇头:“这里不是你我能干涉的了。”

“殿下没事吧?”

岚相顿了顿,轻声道:“但愿如此。”

第23章

今日进出御书房的人都有些神色怪异。原因全赖玄戈的案头搁着一把剑,谁都认得出,那把剑是属于怀王殿下的。

数日之前,群臣心惊胆颤又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史上最难熬的一次朝会,兴许是有徐阁老坐镇,兴许是朝臣们得了警告不敢问任何犯忌的事,皇帝面目平静,君臣一时相安无事。会上唯有几个胆大的谏官守着本分,不得不出列询问几个今日未能上朝的官员所犯何事,才让京都卫连夜抄家、捉拿下狱。

玄戈似早有准备,挥手令随侍的太监将案卷分发下去——上面所列无非是私敛国帑、搜刮民膏一类,至于真正的原因,群臣心知肚明,必然与寒山一案有关。

然而真正让群臣震惊的则是兵部尚书秦尚礼!世人皆知其愚忠之名,若说岚相谋反都比此人会造反来得可信,可他竟暗藏私兵,证据确凿!

传阅案卷之时,群臣震惊、愤怒、羞愧、恐惧……种种表情悉在脸上,精彩纷呈。

而皇帝隐藏在十二冕旒后的面庞看不真切,依稀可见是一个微嘲的冷笑。

然而朝会是过去了,此事的余波仍像一片经久不散的雷云笼罩了整个王朝,宛如山雨欲来。

往日若有官员出了差错,不过是被上级骂一通再罚几个月的俸禄,最多得个贬官。可这几日若有官员做错了什么,可不就是贬官了事的了,自从玄戈上回叫两个户部主事卷铺盖走人,京城的官员们就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

地方官员也不好过,冀州有几个县发了水患,因赈灾不及死了上万人,原本内阁拟了封措辞严厉的信过去,这事就算揭过了。谁料这封票拟被皇帝看到,玄戈盛怒之下斩了七个县官,还把内阁写这封票拟的阁臣叫来御书房一通臭骂。

这下任谁都能看出,皇上的心情简直不佳到了极点。天子之怒亦如天怒,天下万民皆俯首贴耳,无不谨小慎微。

而最让人震惊的则是对原兵部尚书秦尚礼的处置,玄戈显然对他的背叛愤怒到极点,与前户部尚书刘行之不同,刘行之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老臣,而秦尚礼是玄戈一手提拔上来的。虽然众人皆戏称兵部就是当今皇上手里任意揉捏的面团,哪怕任命条狗做尚书都对朝局无甚影响,可尚书到底是一部之首、实打实握有大权的位置,秦尚礼能担此职,足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上位者对自己的极大自信,所以此人的背叛才会让玄戈感到难以忍受,以致下旨诛秦氏九族、凌迟处死主犯秦尚礼。

此举一直被认作是暴君的标志,极少有皇帝动用凌迟酷刑。圣旨一出,自然朝野震动,能当上谏官的多是铁骨铮铮之辈,明知皇上仍未息怒,亦恪职上谏。一时无数谏言奏折呈上御案,然而帝王皆不予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