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叶赛干了一听啤酒,立马又开第二听,然后问甄真:“除了这些,你猜粉丝还有什么操作”

这可太多了!

甄真立刻放下手里的鸡腿跟叶赛举例:“她们还会到处刷存在感,特别是那种讨论技术好坏和表演高低的!还总是把自己的偶像夸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的样样完美!还总是喊冤!说自己的偶像被压分了!还特别爱说自己偶像过去总是受到不公正待遇,一直受到不公正待遇,跟她们偶像拿冠军不是裁判打分的一样!”

叶赛肩膀抖动了一下,笑了:“真的疯魔的粉丝不光在这种小地方,她们哪都能刷。不过这些都是常规操作,其实就是粉圈儿怎么样她们就怎么样。”

“娱乐圈之所以粉丝总是有理由给自己偶像辩解,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和标准来衡量一个明星。比如一个明星演技不好,那粉丝就可以辩解说偶像演技进步了。哪怕不进步至少还能说偶像努力了一直看剧本什么的。总之,总是有理由去辩解去开脱的。而换到体育项目里,花滑就是少有的能够给选手辩解的体育项目,就像我跟你之前说的,技术不行就吹表演,跳跃不行就吹旋转,成绩不行就吹脸好看,哪怕哪哪不行还能用‘她很努力’来开脱。想想之前的中国花滑女单一姐,不就是这么一套儿吗。”

甄真扁了扁嘴。

“这其实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去,对于喜欢花滑这个项目的冰迷来说,他们是利用自己内化的规则给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选手一个公正的理由。比如当年中国大双输给有失误的俄罗斯选手,过去的冰迷根据规则打出他们心里对选手的分数,那是基于对规则和经验的总结,他们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列举出中国组合更应该夺冠的理由。这是从花滑这个项目规则和竞技本身来出发的。它内在具备合理性。”

“但换到现在,在粉圈饭圈儿思维的加入下,这些在粉丝心里内化的规则就变成了给自己偶像烘托捧高的手段。一旦她们的偶像拿了亚军输给了其他选手,哪怕她们的偶像真的有失误,难度真的比对手低。她们也会利用现行的规则以偏向自己偶像的思维重新去定义比赛结果,然后说自己偶像被打压。比如她们的偶像明明摔倒了,但是她们会说自己偶像的跳跃完成质量更高,列举一二三。哪怕两人都有衔接,她们也会说对方的衔接动作完成不到位或者说衔接简单,进而继续表示自己的偶像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粉丝做这些的出发点,本质上并不是去维护花滑这个项目的公正,她们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把自己喜欢的选手捧上神位。换句话说,她们的格局根本不是花滑这个项目,而仅仅是其中的某个选手。”

“双标,撒泼,撕逼,骂战……这些做法,就跟粉圈差不多。基于花滑这个项目的特性,花滑这个项目的各种规则给了这些粉丝进行饭圈操作的空间。”

第110章 极与极Ⅱ

叶赛又打开一听啤酒,这次是递给了甄真,然后又给自己打开一听。

“你不要喝这么多啦!”甄真有点忧心。

“这点酒才哪跟哪。”叶赛说道,的确此时她口齿清晰,只是有点亢奋。

“娱乐圈里,流量的粉丝会带来一定的破坏性,粉丝到处刷存在感然后惹人生厌。到花滑这里其实更是如此,花滑这么个小众项目,如果陡然来了很多毒唯脑残粉,其实就是对花滑生态的一种破坏——原本的百家争鸣变成了一家之言,没有对花滑本身的讨论,只变成了对某一个选手的夸赞——吐槽都不行,只能夸。这种生态环境,不是花滑的生态,是明星的生态,流量的生态。”

甄真咽了口口水,开始觉得叶赛喝多了,虽然按常理她这会儿不应该醉。

“但其实,很多看花滑的都会有偏好的选手,怎么都会有倾向的。那你说,看花滑什么心态最好?”

“最好的心态?”叶赛从甄真手里抢炸鸡块,甄真没敢反抗,怂怂的松了手,奇怪的咧,明明还有那么多,非从她手里拿。

她又觉得叶赛喝多了。

“最好的心态就是,你能够在各方面考量后,对大多数的比赛结果都能接受。花滑的很多比赛结果很多时候的确是多方面因素决定出来的,但话又说回来,就像芭蕾跟拉丁,探戈和歌剧,本身选手呈现出的主题就不同,本身就对节目没有明显的界定标准。所以如果看花滑很多年并且足够了解规则,你会知道这些结果就是一个大差不离彼此稍退一步都能接受的结果。我要捧新人,也要让你这个老将有安慰,所以新人冠军你亚军。或者说,明明这个明星选手失误了,但因为他有号召力,我就多给点分让他上领奖台。花滑赛场上,别TM老说自己偶像压分,其实他可能吃的红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