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藩镇

————————————————————

“文佐,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李绩放下手中的信笺,问道。

“在下以为新罗人这是在为瓜分高句丽做准备!”王文佐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周围一阵低微的笑声,在场的人中没有几个把这个属国放在眼里。

“那理由呢?”李绩似乎没有听到四周的低笑声:“像这样的边境冲突应该很常见吧?”

“是,但这个时间点很凑巧!泉盖苏文死了,新罗人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到我们即将要南北夹击高句丽,而新罗人是南线的主力,如果这个时间点发生冲突,为了让他们出兵,很多事情都会被压下去!”

“这个想法不错!”李绩点了点头:“确实可能性很大,不过那也只是边境冲突,以新罗人的国力,想要瓜分高句丽还差得远吧?”

王文佐没有立刻回答李绩的问题,他站起身来,走到李绩案前告了声罪,拿起盘中的一枚香瓜,然后狠狠摔在地上,香瓜顿时摔得四分五裂,众人不知道他的用意如何,都愣住了。

“这香瓜便是高句丽,而我们打赢了之后,高句丽故地就会变成地上这一摊!”王文佐指了指地上满地碎瓜:“列位,想把香瓜拿起来很简单,但要把这一地碎瓜收拾好可就难了,新罗人就好比蓄养的狸奴,乘着主人不注意过来偷吃几块碎瓜,我觉得倒是不难!”

“这个比方打得不错,这高句丽确是一枚香瓜!”说话的是营州都督高侃,他虽然也姓高,但和当时的高句丽王室并无关系,乃是渤海高氏出身,与北齐王室算是远亲,营州乃是当时大唐在辽东重镇,他对高句丽的情况十分了解,开口发言的分量不轻。

“高都督,还请细说!”李绩问道。

“高句丽本为扶余人所建,共分五部,但除去五部之外,还有诸多属民,高句丽与他们不过是以力屈之,其疆土辽阔,方数千里,非百济、新罗可比。我若破高句丽,其部民散落,定然自立为王,据险而守,便如这地上碎瓜一般,岂可尽取之,新罗人若遣兵使招诱,还真的难以对付!”

“那索性便一股脑儿把新罗也灭了,岂不是省心?”有人道。

“新罗乃我大唐属国,朝廷又未发诏书,岂可轻言攻战?”

“是新罗自己先图谋不轨,我等才出兵惩戒,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此乃春秋大义,英国公乃柱国大臣,焉无专断之权?”

堂上众将争执起来,李绩却权当是没听见,只是捻须不语,王文佐也不说话,倒好像这番争执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一般。

过了半响功夫,争吵渐渐平息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重新聚集到了李绩身上,毕竟所有人都清楚,这里能做主的只有一人,那就是英国公李绩。

“除了高营州、王都督,其他人都退下吧!”

“遵命!”众人齐声告退。待到只剩下三人,李绩冷哼了一声:“文佐,你有什么打算,都说出来吧?”

“是!”王文佐见李绩看透了自己的心事,也不再隐瞒:“以末将所见,当以假途灭虢之策,一石二鸟!”

“假途灭虢?”李绩笑了笑:“你胃口可不小,仔细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