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凯文想了想,觉得除了这么做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于是便点头说道。

“那……就按你说的来吧。”

……

论文上传了一个多星期之后,《自然》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论文已经通过了技术编辑的审核,进入了同行评审环节。

听到这个消息,陆舟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至少,他的论文没有像九成的被拒稿者一样,被“不符合读者兴趣”、“研究在该领域不够创新”这两条万金油的理由给打回来。

虽说《自然》不是唯一选择,还有很多更专业的有机化学期刊可以考虑,但陆舟的目的是将这一技术推广出去。就这一点而言,没有哪个期刊的影响力能比得上即使是外行也有在关注的两大顶刊。

现在论文被送到了专业人士手中,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他相信这一领域的同行会给自己的研究一个中肯的评价。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间,到了7月15号。

应陆舟的要求,收到offer的三名硕士如期抵达了普林斯顿大学校园。

这三位新生分别是来自伯克利分校的薇拉·普尤伊,来自华国开大的秦岳,以及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哈迪·克莱夫。

其中薇拉·普尤伊陆舟有点印象,和他在伯克利分校时见到的样子没什么变化,是一个性格腼腆但很坚强的小姑娘。

秦岳则是和面试的时候一样,戴着一副方框眼镜,很有礼貌,但不怎么善于表达。不过对于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和能力,陆舟还是相当认可的,毕竟关于这一点,在面试的时候已经测试过了。

至于另一位叫哈迪的巴西小伙,在数学上的天赋可能逊色于薇拉和秦岳,不过也是从那十张简历中脱颖而出的人才。

对于他们每个人,陆舟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和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