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猜想a成立,猜想b一定成立。

但反过来,却不行。

至于为什么,这涉及到一个逻辑数学中很有趣的问题。用初等数学难以描述,但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解释的话,就是“任意大于9的奇数与奇素数之和”所组成的集合,与“任何偶数”这一集合不等价,且交集中的所有元素无限多,亦不可穷举证明。

其实抽象的来看,无论是圆法的“偶数集合”还是筛法的“1+1形式”,大家都是半斤八两,都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这个距离可能是隔着一条河,也可能是两山对望。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赫尔夫戈特也不废话,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算式。

【……当2||n,有r3(n)=12n(n平方n立方)n(1-1(-1)平方)n(1+1(-1)平方),(1+o(1))】

看到这行算式的瞬间,陆舟眼睛微微一亮。

这行表达式倒不是老先生随手乱写的,正是哈代与李特伍德这两位数论界的大佬,在1922年那篇论文中提出的众多表达式之一!

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的时候,陆舟正好查阅过那篇文献,甚至对其中的部分结论进行过引用。

也正是因此,他对这个可以说是印象深刻了。

看来这报告会,有点意思啊。

站在白板前的老头一言不发,继续在拿着记号笔唰唰唰地写着。

会场内鸦雀无声。

不只是陆舟听的很认真,就连其它到大佬们也听的很认真地在看。

术业有专攻,即便是大佬,也不可能在一瞬间就深入到别人的领域中。所以一般报告会上的论文,都会在会议官网上提前放出,供人预习,将准备问的问题写在笔记上。

如果报告会并没有解答自己的问题,在提问环节将问题提出,这才是听学术报告会的正确姿势,并不只是单纯地过去看个热闹、鼓个掌就算参加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