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这要是让他拿了菲尔茨奖,不知道多少人得哭死。

一聊到了自己妻子和女儿的事情,舒尔茨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从他们在波恩大学相遇的开始,一直聊到他们在明斯特大教堂前宣誓彼此的誓言……

“说真的,我的朋友,我衷心的建议你尝试一段感情。有些东西不去经历,人生就像少了些什么,”一脸认真的看着陆舟,舒尔茨用过来人的语气,微笑着侃侃而谈,“我向你保证,它不会影响到你研究数学问题,反而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带来灵感。”

被塞了一嘴狗粮的陆舟,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并不想说话。

说的好像我不想一样!

……

次日,陆舟起的有点晚,一觉睡到了中午,差点错过了下午的报告会。

刷牙洗脸,匆匆换上了衣服,陆舟迅速赶到了隔壁的伯克利分校,才算是赶上了这场不容错过的报告会。

这场报告会的报告人,是来自法国的秘鲁籍数学家赫尔夫戈特!

而报告会的内容,自然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

大概在两年前,这位法国数学家运用“圆法”证明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弱猜想,即“每个>1030的奇数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至于<10^30的奇数,已经通过计算机全部进行了验算,确认是正确的。

虽然这种证明方法缺乏一些数学上的美感,但事实便是如此,奇数条件下哥德巴赫猜想已经被证明成立,现在剩下要做的,便是证明偶数条件下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了。

有别于布朗开创的“a+b”证明法,赫尔夫戈特所运用的“圆法”,算是同一道证明题的另一种证明思路,在数论届同样是一个相当被看好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他将一个无限性的问题缩小到了一个可以被计算的下界。大于这个界限的所有奇数都是正确的,而小于这个界限的奇数,都是能数的出来的,可以一个一个验证的……对于计算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