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页

老方看向老谭,葛兴邦也看向老谭,几秒钟后,三人尽皆放声大笑。

越是行内人,才越知道诺贝尔奖之难,多少学术名宿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做出来的超牛成果都没有轮上呢,又怎么可能轮得着杨锐呢。就算他的成果再厉害,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尿性,让他等个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这种时候,身为中国人的杨锐,又如何能得诺奖呢。

第1361章 风大闪了舌头

“老李,给我份油条豆浆,不要小菜,煮鸡蛋给我一颗,饿坏了。”杨锐小跑了一圈回来,稍微冲了一个凉就跑到了食堂,开始点菜。每到一个新地方,他最先认识的就是厨房大叔了。

老李也熟悉了这个长相帅气的年轻人,笑呵呵的给舀了一大碗豆浆,道:“不着急等两分钟,我炸两根新鲜油条给你。鸽子蛋吃不吃?也是新鲜的,和鸡蛋差不多,营养好点,味道也挺好的。”

“还有鸽子蛋?”杨锐有点惊讶,这劳什子的促进会是个本市的小会,安排的住宿也是在出版社的招待所里,位置比较偏,地盘略大一点,但并不显眼,没想到竟然也有点特色。

老李得意的笑两声,道:“一般人我不告诉,咱们隔壁不是有好几个农场吗?里面好东西不少呢,我们平时里有空,就去换点回来,我给你说,三个人头大的鸡见过吗?”

正常人听这么多东西,脑筋要转不过来了,杨锐却是习惯了天天想问题,转眼间笑道:“火鸡。”

“厉害,不愧是学生物的。”

“这和学生物的没关系,三个脑袋大的鸡,它也只能是火鸡啊。”杨锐哭笑不得。

老李不认可:“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我上次说火鸡的时候,就有个学生物的和我争,说什么进化论没有那么大的鸡,气的我啊,晚上的时候拎了一只,就放他面前。”

“好吃吗?”杨锐的关注点瞬间偏移了,传统厨子做的火鸡是什么味,他还真有点好奇。

老李却是摇摇头,道:“肉糙的很,我分了三块,一块烤了,一块煮了,一块红烧了,都不怎么样,瞎浪费油。”

杨锐有点遗憾的道:“你们隔壁农场也是的,养火鸡有什么用。”

“有的领导家里愿意过洋节。”老李说的直接,转手捞了五个鸽子蛋放碟子上,给了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