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页

这时候,学者们也开始吹牛了。

这个说我的成果如何如何重要,那个说我在地方上怎么吃的开,另一位就说我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放弃了机会……

说着说着,就有人拉着杨锐cr技术品鉴了起来。

杨锐整日都在会议厅里疯狂的分发和介绍自己的研究,当然,这样做的人每年总有几个,但像是杨锐这样的中国年轻研究员,在中国团队中就很引人瞩目了。

因着杨锐的年轻,大家也不用在乎杨锐是否同意,几个喝得醉醺醺的学者,当场找出杨锐分发过的资料,一边读一边评价。

“太简单!”左一的男人如是言。

“机会主义。”左二的男人看到的是cr的特殊性。

“有点意思。”左三的男人看到的是结论,转头又以符合主流的话语道:“也就不过如此了。”

杨锐木着脑子听邻桌的人评价自己,也懒得辩驳,干脆喂自己两高脚杯酒,呼呼的睡去了。

其他人讨论也愈发快活了。

……

第603章 枉做小人

“今天的报告有意思的多呀。”主厅的一场演讲完成,几名中国学者就坐在后面,自顾自的用中文聊了起来。

“我也觉得,很有收获,恩,没想到美国人的生物技术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分子水平的生物学研究的很透彻了。”

“我觉得还是体制问题,美国政府搞的这个允许私人公司做生物技术的制度,我觉得特别好,现在一年的投资都有好几百亿美元了吧,这么大的差距,咱们想弯道超车,难哦。”坐在最前面的是石晓国是仅次于杨锐的年轻副教授,喜欢谈论政治多于学术。

不过,其他两个人却不是那么喜欢在外国谈论中国的体制问题,开头说话的朱宝井三两句将话岔开,道:“几百亿美元和咱们能有什么关系,国家就是把外汇储备都拿出来,也没有几百亿美元吧,全给搞生物的了,其他人岂不是连茶叶蛋都没得吃,要我说,咱们这一代人就不要胡思乱想了,看看杨锐那一代,能落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