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这两项,国内的某些书籍中虽然有强调,能贯彻下来的却很少,就是那些大犇级的归国教授,很多也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或者就是忙的顾不上做管理。

或者说,这也是80年代的生物实验较为简单的缘故。

杨锐在刚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也不注意实验记录,有时候是实验做完了,才去做记录,漏记了也不去补充。

但是,人做实验的时候思维清晰,不代表实验做完了就能历历在目,到最后做记录,期间是滴定了05还是055,那又哪能每个都记得。

不能做出完整的记录,重复实验就会出问题,走过的错误路线就有可能要再走一遍。

试剂和溶剂的标准化处理同样重要。国内的某个科研小组在做杂da反应中,就曾出现过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酸越纯,反应结果越差的情况,他们进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有可能被部分氧化成苯甲酸,从而发现使用酸作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结果。

这听起来像是未做标准化的试剂和溶剂立功了,可实际上,这只是败中求胜而已。如果没有最后的分析过程,前期的实验可以说是全盘失败,而在试剂中含有自己都不清楚的东西的时候,实验设计完全是无根之萍,可以想象,根据之前的实验制定的新方案,也会出现无数的问题。

唐集中和其他教授一样忙的要死,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只能粗略说明,简单管理,更多的是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自我控制,而像是杨锐这样的优秀小老板,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唐集中因此将许多以前必须科研民工才能做的工作,转交给了科研狗们,大大的解放了自己助手的工作量,从而将实验进程推快了一大截。

而科研狗们因为承担了一些科研民工们才能承担的工作,逼格也瞬间提高,进化的速度也加快了。这也是杨锐不停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反抗却不激烈的原因之一。

对学生们来说,能学到东西是最重要的,谁都不想长期做猎犬。

杨锐谢过唐集中,出了实验楼,打开红包,就见里面放了一张崭新的大团结。

十块钱!

想想2014年的研究生每月400元的老板补助,杨锐顿时觉得唐集中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回到宿舍,寝室成员难得的聚齐了,蔡桂农立刻提议出门喝酒。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热情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