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信怎么送到西捷工厂了?”杨锐有点奇怪。

田世昌摇摇头,道:“是英文的,从伦敦寄过来的,我想是不是什么捷利康寄过来的信。”

“捷利康寄信过来不如打电话给香港经理。信在包裹里?”

“是。”

杨锐将之拿到小桌上,就着灯光拆开,找出了一封大大的信封。

生物化学系统生态……杨锐只扫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长串英文。

不熟不行呀,他都在上面发表了两篇论文了。

他最近写的几篇论文中,头两篇也是投寄给了它们。

按照规律来说,只要论文水平相差不多,投寄给熟悉的期刊是有更高的录取几率的。当然,很多学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投寄到更有影响力的期刊,在时间不紧张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投递,被拒绝以后再投寄给下一级的。

杨锐的目标是技术本身,发表论文只是为了完善其技术壁垒,自然会优先选择好发的期刊。

再者说,《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终归是sci期刊,影响因子低是低了点,也不能说弱。

而在杨锐最近做的几个实验中,较为重要的论文是发表在几家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的。这也是他自信水平比较高的论文才会如此做。

毕竟,杨锐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有发表过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即使是照抄,也得有一个适应过程。

“没问题吧?”田世昌吃着鸡爪问。

“没问题,应该是论文发表了。”杨锐抽出里面的信纸来看了下回答。

“哦……”田世昌音没发完,忽然叫了一声:“论文发表,又是发表在外国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