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那要等一两个星期了,等西捷制药厂正式投产,我才能空出时间来。”杨锐摊开手,快步前往最近的洗瓶机。

丁亚琴还在组织语言,后侧的吕云芬惊讶地叫道:“一两个星期就投产,不可能的。”

杨锐奇道:“为啥不可能?”

吕云芬迟疑片刻,道:“光是安装仪器,调试仪器,就要一两个星期就不够了。”

“安装和调试有专门的工程人员。”杨锐指了一下忙忙碌碌的老外。

“英国工人,我们羡慕不来。”吕云芬笑着摇摇头,又道:“有他们帮忙,也不能两周就投产了,试生产的时间也没有,你的领导同意吗?”

杨锐一愣,笑了:“我没领导,在工厂建设方面,没有。”

第120章 安装调试

“不管是不是工厂建设的领导,上级部门总不会让你直接试生产的。”吕云芬不相信杨锐的话,这年月,个体户可以没单位没领导,搞研究的怎么可能没单位没领导呢?

杨锐是学生不错,学生也有学校领导来管理的。学生档案放在学校,动辄一个处分丢进档案里,入团入党都要受到影响,政审不能通过的话,毕业分配工作也很受影响,本来能去省委的,说不定就只能去地方国企了,在一职终生的年代,仅此一点,就能把学生压的死死的。再厉害一点,学校还可以开除学生,注销了学籍,学的再好的学生也得一身狼狈。

除了学校,教育局自然是更有权力的单位,理论上,学生的一切生活和政治都受他们管理,和30年后不一样,这个时候的管理是全方位且不讲道理的,除了高官子弟以外,很少有学生能躲的过去。

这也就是80年代了,要是60年代的话,学校和教育局的权力更大,更准确的说,是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能力更强,可谓是生杀予夺。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吕云芬,根本就不存在无领导的概念。

怎么可能没领导?

领导可是比大粪还普遍的东西,它滋养我们的土地,促进生物界的循环,来自每个人的体内,又永远干预着每个人的生活。

无法想象,没有领导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