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不分……”

“这么说,他们掏钱买走了杨锐手里的技术,杨锐拿到钱,你们什么都不要,是这个意思吗?”

海处长使劲咳嗽一声,道:“杨书记,原则上,我们医药外贸不干涉捷利康公司此笔技术收购,但是,我们希望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框架里来谈。”

“那要多长时间?”

“可能要一段时间。”海处长笑笑,道:“这也符合咱们国家的中长期规划,合起来谈判,也能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杨锐微微摇头。合并谈判,他本人不是谈判主体,自然有被殃及池鱼的风险,总体条件也许是提高的,单独的某一个项目的条件就不一定了,到时候,他还得和国医外贸再谈一次,与其如此,真不如和捷利康干净利落的做交易。

不过,国医外贸的着眼点就在国内外合作上面,哪怕辅酶q10能在未来给他们赚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这些大老爷们也是不关心的。因为像是捷利康这样的大型医药公司,往往能出数千万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规划图,这样的“未来”放在报告里,自然是更显眼的。

杨山也是知道杨锐的立场的,颔首道:“既然这样,我就再叫一个人。杨锐,去把你大舅叫来吧。”

杨锐稳稳的点头,回头将大舅段华叫来了。

人到了,自然又是一通介绍。

弗兰奇懵懵懂懂的打招呼,不明白一名在肉联厂工作的中国人为什么出现,海处长和陆成才却是面色微变。

这时候,爷爷杨山的坐镇效果已经起来了,杨锐整了整袖口,微笑着用英语问:“弗兰奇先生,贵公司是一定要和国药外贸合作呢,还是与其他公司合作也行?比如具有生物制品加工能力的其他中国公司?”

陆成才喝了酒以后就脸红,现在更是急的滴血,连忙给海处长翻译。

海处长其实也听得懂一点简单的英文,甚至不用听懂,他就知道杨锐想做什么。

80年代的国内生物制品公司都是归属于肉联厂所属的,但管辖权是卫生部的,就权属问题来说,有点乱。但不管怎么乱,他们都和国医外贸不搭界。

问题是,现在只要能和外汇搭界的,那都是能通天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