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你就不能先敲门?”

许静乐了:“二师兄你不讲道理啊,外面堵的那么严实,我敲门有什么用。”

“你嗓门那么大,喊一嗓子……”王国华说到此处,突然发现自己掉坑里了,忙道:“谁是你二师兄了……”

“咱们学习小组,锐哥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兄,你是正式组员,你不是二师兄,谁是二师兄?”

许静这么一说,众人轰然大笑,纷纷要求王国华做二师兄。

闹了一会,杨锐还是被簇拥着出了宿舍,来到离操场最近的大槐树下。刘珊等女生早已等在了那里,而且还搬来了一套桌椅板凳。

杨锐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挤在这里的学生已超过40人,而且还在增加。

他的学习小组目前共有18人,这多出来也不能说是围观群众,只能说是不虔诚的“信众”。

这种情况杨锐早有预料,微微一笑,就当场讲起了题。

当然,现在讲的,就是小组成员们不太明白的题目了。

杨锐首先给他们的问题分类划线,然后根据每人不同的成绩和方向,解答不同难度的题目。

不过,他基本上只讲基础题目,一些学生拿出的难题,他只挑着有代表性的讲了两道,剩下的全都搁置不理。

这是小班补习的方式,相对补习老师来说,压力略大。不过,杨锐已是做了好几年的金牌补习老师,对付几十名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了午休快结束的时候,被杨锐挑选出的题目已是一扫而光。

“讲讲难题吧。”有学生喊了出来。

杨锐摇摇头,道:“做好了简单题,达到及格线,就能通过高考,现在还用不着讲难题。”

“总不能每科都达到及格线吧。”不少学生因此而点头,基础是一种很玄妙的事,没有就是没有,偏科的学生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