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站在青砖铺就成的围墙外,背着手,声如洪,“这屋子到今天才可算是有点样子,今天你们就进去瞧瞧,哪有不满意的,尽管直说。”

说着,不等江爸一家人有反应,推开了那扇朱红色大门,从石头做的门槛上迈了过去。

一进去,江昭慈最先就被前头的小路给吸引住了视线,这条石子路,是江伯用雕砖卵石铺的地面,上面并非是随意摆放整齐就好。

而是一幅又一幅的石子画,从入门的步步生莲,再到鱼戏荷叶间、花开富贵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点缀着这条看似平平无奇的小路。

从石子画上面移开视线,旁边是一个小池塘,底部做过处理,不会漏水,江伯领着几人去五彩河中摸了一些鹅卵石铺在底部,再倒上水,这池子俨然就是个小型的五彩河。

连这池塘的周围,江伯也是用五颜六色的石头把边缘给围出来,右边是花圃,但是现在还没有花,只有一个个被圈出来的方块,用石子路隔开。

沿着石子路往里面走,上面的阳台突出,给下面的地方遮风挡雨,就不用再做屋檐,从台阶上去,中间的地方安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兰花的图案,把两边的阶梯给分开。

台阶有九级,江伯在一旁给几人解释,“这台阶的级数也是有讲究的,台阶越高,就代表越有古意,九这个数字吉利,就给你们凑了九层的台阶,到时候还可以再一旁种点鸢尾等花朵来装饰。”

这份心思和巧思让一家人都很动容,边走边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和辛苦。

江伯摆手,不喜欢听这种客套话,带着他们从石阶走上去,旁边的柱子已经被刷上红漆,柱础石是莲花坐台的样式。

正门还是红色的,门上的拉手白伯选的古青绿蝴蝶兽面,这进门之后就没有门槛了,本来是要有的,但是江昭慈他们不喜欢,白伯干脆把所有的房间门槛给取消。

“这地板,用青石砖的话,山中多潮气,很容易在砖上凝结水汽,但用你们说的木头做的地板,现在看来还是很好的。这边上各做了一个活动板,到时候把板给拿开,木炭放里面就能除湿。”

白伯解释着,还把那两边的活动板拿起来给他们看,防止他们不知道。

木板用的是木布雷的木头,它地质硬,不容易被腐朽,踩着这刷了桐油锃亮的木地板上,一点空落落的感觉都没有,白伯和江伯的手艺好到严丝合缝,让人没有吐槽的机会。

厅堂很空旷,主要该摆的家具还都没有做好,白墙隔断,厅堂后面还有扇门,是专门用来吃饭的地方,窗户不是用的木质窗,而是留出来的什锦窗,八边形的样式。

后院种的是竹子,到时候坐在这里吃饭,就能观赏到外面的风景,这些看起来错落有致的竹子,全都是江昭慈带着几人把它挖到这里的。

没想到种下之后,长得比在它们原来的地方还要好。

做厨房的时候,白伯和江伯还特意征求了江妈的意见,把这厨房做的很空旷,至少能让八九个人一起在这里干活都不觉得拥挤。

烧饭的炉灶,是按江爸图纸来的,是以前农村老家用过的柴火灶,底下可以塞柴烧火,上面有两个大的锅子,有个安装起来的铁罐子砌在里面,下面开关拧到一边,就有热水流下来。

江妈是厨房的使用者,她看的最仔细,除了炉灶以外,就是餐具、东西的摆放,江爸和白伯联合做了一个吊顶的柜子,下面也有一排带转角的柜子,旁边有剩余空间的地方是一个大橱柜,专门用来放置碗筷的。

江妈和江昭慈最喜欢的,就是从炉灶旁边的小门进去以后,那间杂物房,说是杂物房,可之后就要被打造成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吃的。

关于这间房间的布置,几人还正在商讨中。

从厨房出去,就是带着栏杆座椅的亭子,可坐在这里,欣赏前面的花圃,穿过亭子后,连接的就是一个茶寮。

厕所没什么好说的,用的也是江爸的方法,水连接是后院凿的井。

浴室是按照白伯他们的想法来的,分成前后两间,用墙给隔开,浴室的前面,就跟厨房烧菜一般,有个很大的铁锅,江昭慈都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把它给搬回来的。

连着后面的墙,有个烧柴火的地方,可以把水给烧热,这真的跟在烧饭没啥区别,上面还有风轮,可以把湿气给排出去,地面铺的青砖,到时候水直接倒在旁边的挖出来的小水沟中。

一行人走到烧柴火的后面,那里还有扇小门,井就打在那里,方便取水烧火。

浴室出去后,连着的走廊那里就是间大房子,这是江爸江妈他们用来做手工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里面啥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