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东都 魏无忌 1595 字 3个月前

安府君没有回头,抬脚出门上马,驼队开始缓缓移动,天光渐亮。

然而尉迟的最后一句话依然萦绕在他心中,久未消散。

“府君,汝此生最不能放弃的,究竟是何物。”

他心中对于此问,竟不知如何作答。

(二)

安西四镇,自贞观初以来,即是唐西北的咽喉锁钥。

贞观十四年八月,唐灭高昌,九月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东抚突厥,南抗吐蕃,贯通东西,为沿途商旅与僧人提供庇护。

调露元年,唐安抚大使裴行俭在平定西突厥反叛后,以碎叶水旁的碎叶镇城代焉耆。于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修筑城池,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府兼领,都护府设于龟兹拨换城。

垂拱三年,唐军败于吐蕃,四镇被占。三年前,吐蕃攻克焉耆,镇守碎叶城的安西副都护唐休璟便收集残军,坚守更靠近东境的西州,改任西州都督,直至今日。

快马急行军自洛阳往西到长安,西出阳关、玉门关,过陇右道,至安西都护府治所时,已是十月末。

大军抵达时,西州坚壁清野。武周的军旗在西州城头矗立,不远处的焉耆城上,却燃着吐蕃驻军的烽火。

军队没有进入西州城,只驻扎在城北大营内,埋锅造饭,遥慑焉耆。

立马西州,南望昆仑。

然而她亦是大唐与武周的中郎将,当务之急是收复安西四镇。边地一日不宁,她就一日无法西入昆仑山。

夜幕四垂之时,西州都督唐休璟亲自出城劳军,带了数车的牛羊肉、粮草与衣物,西北十月,说落雪就落雪,不是常驻关内的儿郎们能抗住的天气。

然而分发粮草辎重时,李知容才发现,粮草多是搀了稗谷的劣粮,衣服中尽是破絮,牛羊肉也尽是风干的存粮,不知放了有多久,坚硬如铁。

她将情况如实上报,王将军当即将各部将与唐都督召集至大帐中,询问西州守城实情。

唐休璟起初吞吞吐吐,阿史那忠节与王孝杰却步步紧逼,追问月月派发至西州的粮草去向。因与吐蕃连年征战,朝廷意在收复,运往关外的辎重一直有增无减,十月又是稻麦收获时节,背靠凉州腹地,西州为何如此窘迫。

对方这才屏退左右,待帐中只剩下几个将军与郎将时,唐休璟才将头上的军盔摘下,叩首告罪,说出实情。

原来,早在月初吐蕃攻占焉耆、唐休璟率部退守西州时起,通往腹地凉州的商路上就盗匪四起,专门截运粮草。凉州民风粗犷,悍不畏死,盗匪屡剿屡生,官粮运送屡屡受阻,城中存粮又不多,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城中百姓,多有饿死。

言及此时,六十余岁的唐休璟掩不住凄怆之色,竟背过身去匆匆抹泪,座中一时寂静。

听闻商路被截,李知容忽想起牵机毒案中丢失的商路图一事,那图上曾标着昆陵都护府,却是裴府旧藏。

她曾看过几回那件证物,现在回想起来,图上所标西州城附近的几处废弃城址,倒很有可能是盗匪们的藏身之地。

她起身行礼,自请带几个部下,去沙碛中查探盗匪。

军机不待人。援军的粮草也只够月余,拖得越久,吐蕃胜算就越大。

唐休璟大喜,当即表示愿派一众精锐跟随李中郎一同去,然而王将军却思虑良久,未曾点头。

正僵持时,帐外忽有传信,言说有一沙陀商人,自请参见诸将领,说有要事相商。

问及姓名,帐外信使响亮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