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旁人夫妻间的事,哪怕是家主也是管不了的,阿窈无法,只能看着随兰帮他买了一篓子的苦瓜,暗暗道歉。

陈大呀,我也只能帮你到这儿啦!

阿窈确实也没想到,这个圆团团娃娃脸的随兰,竟是这样的小性子。

别人断断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其实已经年过二十,嫁人生子了。

更无人想到,整个船舱里这许多人,其实全都是相互认识的。

第137章 开闸

从南向北的时候, 才能看出两地不同。

船刚从通州往南行的时候,国公府里的池塘还浮着碎冰,但运河已是春.波淼淼, 再往南走, 就见满树光秃才发新芽的树慢慢少了,两岸时而有青柳满堤坝,时而看桃红夭夭,落红成阵, 水面越来越宽阔, 可是行船却越来越拥挤。

“杨娘子你看,那个大船就是往京城运粮食的漕船。”一个多月接触下来, 船家娘子发现他们这趟送的人各有脾气,唯独阿窈看上去和和气气,未言先笑, 因此也爱和她说上两句话。

站在他们的小杂木船上仰头看, 来往的官船,黄船,快马船, 漕船一个个壮阔雄伟,最高的大约有十来丈,他们和其他民船挤挤挨挨,在那些大船的缝隙之间飘来荡去, 船舷在头上, 更加压抑。

“杨相公怎么样了?今天好点没?”

“昨天停了一晚上,倒是不吐了, 今天又开始了”阿窈也有些担忧。

哪怕是她现在站在船头,也能感觉到周围众船聚在一起带来的水流颠簸, 一上一下,晃得人头晕,何况自小就在北地,连船都没上过几次的杨岑。

“也难怪,从小长在京城,哪里见过这么久的水,吐着吐着也就习惯了。我们刚做这一行营生的时候,也是整天躺着起不来,我家这个小的,从小就呆在船上,从没晕过。”

船家的小女儿本来正在专心致志地舔一颗饴糖,听见她娘叫她,便茫然抬起头来望望,枯黄的头发扎成两个圆揪揪,十分可爱。

“娘.....糕.糕.....”她啃着手指发馋。

阿窈一低头,才发现前日买的云片糕外头包的油纸散开了,让小娃看了去,便一笑,递给她两块:“这是云片糕,也是甜的,你拿去吃罢。”

船家娘子看了心酸,叹道:“这两年的营生越发不好做了,以往一趟行船下来,要是侥幸,还能挣个三瓜两枣,现在不陪了本钱就已经是好的了,今年初翻了船,刚买了新船,手里头更是剩不下什么。可怜我这姐儿,生下来不到三岁,连个好东西也尝不起。”

阿窈觉得奇怪,他们每人上船都要交割十两银子,过了半程,再交五两,到了地方,再交五两,一趟好歹也能捎带上十个人,还有舱底带的货,刨去一路的过闸路费与饭菜钱,总该能余出百两,不说大富大贵,小康之家也是绰绰有余了。

船家娘子听她算账,只是苦笑摇头:“娘子在天子脚下呆惯了,都以为天下能按理按法不成?我们之前的船,便是遭了灾沉了底,赔上全部家当,才买了新的。再说,这过闸不加上一两倍的钱,怎么肯放你过去。阎王好做,小鬼难缠,这管过河费的恰是个看不见的甜官,位子不大,油水却多哩。别的不说,这次验看咱们一船人过闸文册的大老爷,非要抓着其中一处说话,还是我们当家的多塞了些钱,这才放我们到闸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