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崔氏的脸有些昏暗——若是一直没有消息, 也就罢了, 眼下人说不定就在一尺之遥,白白放走了,就像刚燃起来的火堆待要烧下去, 缺少了后继之力,端得让人心灰。

“也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她是京里的,总能查得出来。”

崔氏轻叹一声, 作出欢颜:“这原也是缘分, 既然找不着,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们自己说的热闹, 旁边摆摊子的人听了半晌,待明白了什么事, 便探头笑道:“两位太太若要找写这条子的人,问我再没错了。”

“你如何知道......”崔氏下意识刚说了一句,这才看着那得意洋洋笑而不语的摊主手旁,正放着一套笔墨纸砚,这才醒悟过来——来往的人可不都要借了这家子的笔写字吗?

崔氏一点头,旁边的丫鬟立刻送上了一个荷包,摊主只是悄摸捏一捏,立刻知道自己逢了大主顾,当下收起之前吊儿郎当的油滑样子,仔细拿着那张纸看了一会儿,心下一喜。

“不瞒太太说,要是别人,我还未必认得出来,这位小姐,见过一面,几日内也是忘不了的。”他把手一指:“说来也瞧,那姑娘才写了这字没一个时辰,之后便一直坐在偏殿里头喝茶,但凡出去了,我坐在这儿必然能瞧得见。”

旁边的杨岑瞪大了眼睛——这戏跟他导演得不大一样啊,这事情,也太顺了一些......

崔氏还没听这人说完,得知了去处,就已经往偏殿走了,长公主皱皱眉,总觉得有点古怪,但要说有什么古怪,又好似说不出来。

安定寺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就不得不掺杂一些俗家事务,比如那旁边解签的,卖水卖笔的,也都不是寺里的僧人。来烧香的人自然也得落脚,富贵人家有租住的院落,平常人家也得有喝茶休息的地方,茶钱虽然不多,蚊子小了也是肉。

这里说是偏殿,其实不过是旁边一列厢房,三间低矮屋舍,辟出来做了茶室,再有想点些素斋的,也能来这个地方,说起来跟外面的茶肆酒馆也没什么区别了。

只是到底是佛家的地方,只一进去,就少了些喧闹,人人屏声凝气,只见茶香袅袅,外间多是些文人雅客,谈文说词,十分风雅。

男客都坐在外间,看着进来一群妇人,也不由侧目看一两眼,旁边的小沙弥过来,双手合十,目光低垂,道:“女施主请往里走。”

长公主从未到过这样的地方,她连轻声都带着些骄傲气度:“这地方倒也有趣儿。”

崔氏满心里都是那个辛未年的小娘子,满地里找,一眼就瞧见了靠墙的桌子旁,坐着三个姑娘,一个是鹅黄褙子杏黄裙子,两个是嫩绿的上衣,拖着碧色的裙子,平白让这寡淡佛堂多了几分春色。

衣裳形容都和摆摊人说的相似,想必是没错了。

崔氏正要想个借口与她搭话,正巧那女子转过头来,几人皆是一愣——

“大娘?”

“阿窈姑娘?“一行人此时都愣住了。

时隔三年,崔氏早已把当时兵荒马乱时候相逢的人忘得一干二净。

她甚至埋怨自己,怎么当时听到这个名字,就没想起来多问上几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