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7页

上海持续多年的发展里,让城区的面积越来越大,甚至让整个松江府都变成了城区,这除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因素外,和当代的建筑技术以及人们的居住观念还是土地成本有关。

这年头的高层大楼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市中心的土地成本也高,这建起来后意味着售价高昂。

但是吧,大唐有钱人不喜欢住在市中心!

稍微有点钱的大唐人都喜欢住在那些环境好郊区,喜欢住带院子的小楼,再不济也要连排的小楼。

数十年的大唐发展过程里,有一些观念是逐渐深入人心的,那就是穷人住市中心,富人住郊区,大唐里的高端住宅区,清一色都是属于郊区社区,环境优美。

往往只有一些没能力在郊区购置房产,同时也无法负担往返郊区和市中心工作场所的中下收入阶层,才会选择在城区里购置房产安家。

至于为啥会形成这观念!

你看看上海一年到头都是阴沉沉的天空,常年不散的煤渣味以及马粪味就知道了。

无数工厂的蒸汽机、无数城市家庭里的煤炉每一天都是散发出来无数的煤烟,数以万计的马匹在城市跑来跑去释放无数的粪便,街头上经常都可以看见死马……

当代大唐的城市怎么说呢,看似光鲜繁华,但是市中心绝对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

除了环境问题以及居住观念问题外,还和土地有关系,大唐帝国里,除了上海市中心那一片地方比较特殊,几乎清一色都是属于官方土地外,其他绝大部分城市,包括现在的上海大片中外围地区,其土地都是属于私有拥有。

私人地主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难对付的,官府想要搞建设征收土地所需甚多,最关键的是,这土地不属于官方之后,官方也就没有啥动力去搞什么资源集中化,在城市发展过程里,会更倾向于向外围扩展,没那么多麻烦事。

诸多综合因素集合起来,就是造成了当代大唐城市一个非常特殊的现状,那就是面积普遍巨大!

别说上海这种超大型城市了,就算是一些人口只有十几二十万人的中小城市,其城区面积往往也是非常的巨大。

城区变得越来越大之后,也就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交通问题难以跟上!

在动不动就是十几二十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宽的城区里,是很难依靠徒步或者乘坐马车出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