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3页

不然的话,实在安排不过来。

比如说波斯湾北部沿岸的巴士拉地区,这里乃是战略咽喉地区,东边是波斯萨菲王朝,北边是奥斯曼,而西边的西亚半岛上还有众多的土著,这样的地方再怎么样,也得驻防一个团吧。

再过来则是西奈半岛东北部地区,在临近奥斯曼地区的边界线也需要进行巡逻,这个地方估计也得布防几千人,免的奥斯曼人或者其他土著脑子犯抽。

然后是开罗为核心的尼罗河下游平原地区,这里也得驻防一定的兵力,因为此地将会是帝国往红海地区移民的核心区域。

毕竟只有这里才有比较广阔的可耕种的平原,其他地方除了沙子就是沙子。

最后则是最为关键的运河区,在预定的运河区域必须驻扎重兵,后续这里是会集中大量的土著劳工开凿运河的,这些土著的数量参考修建巴拿马运河,至少也得是十万起。

这么多土著劳工自然是一个隐患,军方肯定是会派遣一定数量的部队驻防,避免潜在的骚乱发生。

再加上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需要驻防部队。

对此陆军方面做出的计划就是,初期在红海地区的驻军,至少也需要一个师,如果没有一个师,但是至少也得上万兵力。

因此这段时间军方一直在对红海地区持续增兵。

只不过考虑到当地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威胁甚至比在印度那边还低,因此派遣过去的都是二线部队。

这一次和董立群他们一起前往红海地区的就是第五十三师的一个步兵团,而后续第五十三师的其他部队也会前往。

按照陆军的计划,第五十三师后续将会进驻整个红海地区,同时也兼顾东非地区的防务。

船队从锡兰岛离开后,直奔红海而去,船队里除了四艘满载士兵以及官员的客轮外,还有六艘客货混装船只,携带着大量的装备以及补给一同前往,海军方面还派遣了一个小规模的船队进行护航。

不过印度洋都算得上是大唐海军的内海了,因此护航更多的还是象征性的,只有一艘巡洋舰以及一艘护卫舰随同护航而已。

船队一路北上,很快就是进入了红海海域,最后在苏伊士港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