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5页

因为绝大部分工业原料,帝国本土都有,用不着海外进口。

市场也是,出口的工商业产品,除了武器就是武器,基本没其他什么东西了,有也是没多少。

如今帝国的企业们,基本是依靠了国内市场生存的,哪怕是出口军械数量庞大的三大武器公司也是如此。

原因还是因为海外的市场太小了,比如说欧洲,就那么点人,那么大点地方,那么点钱,根本买不起多少大唐的工业产品。

早些年大唐还挺重视欧洲市场的,但是最近几年,本土企业对于开辟欧洲市场已经是没啥兴趣了对海外市场是抱着有就有,没有拉倒的心态。

更重要的国内市场!

没办法,虽让国内市场太庞大,海外市场又太小呢。

李暠最近这两年,别李轩放权负责了一定的经济事务,所以对于经济他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如今帝国的对外贸易数量还是太少太少,虽然说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但是谁也不会掀起市场更大不是。

如果海外市场搞起来,比如说海外那么多土著,怎么说也得有几个亿人,让他们一人买一唐元的东西,那就是几亿元的市场啊。

但是现在帝国的全球本土化政策,却是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扩展这些市场上。

说到底,还是大唐的海外政策,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海外政策截然不同而导致的。

大唐追求的是领土,欧洲人追求的是利益,这两者是牛马不相及,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东西。

不过经济方面的事,虽然有些无法理解,但是李暠也是知道父皇有一个统一全球的梦想,谁要是拦着父皇实现这个梦想,父皇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他扔进太平洋喂鱼。

所以哪怕他是太子,也绝对不会轻易的对全球本土化政策提出异议。

要不然的话,他估计着自己的太子之位要坐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