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页

如今的西洋贸易被打开之后,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广东本来就是帝国最大的进出口省份,每年的出口贸易额都是占据了半数以上。

如今印度航线被打开后,最靠近印度的帝国本土沿海省份,广东自然是受益最大的。

哪怕众多的海外贸易公司,其公司总部都是在上海,但是这没有关系,广州这边也是有不少的海外贸易公司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陈立夫看重的不仅仅是这些贸易公司本身所带来的税收和就业,他更加看重的是大量的出口所带来的广东制造业的腾飞。

广东距离印度近,这运输成本上就有了优势,而这个优势可不是非常明显的,那些贸易公司想要跑印度航线,最经济的方式就是在广州购买装运货物,然后前往印度,到了印度把货物出售,并收购印度的特产,比如说国内急需的棉花等。

然后运回国内,而运回国内的话,还是运到广州近。

这一来一往,就让广州成为了帝国本土对印度乃至西亚、欧洲贸易的最为重要的地区,这里头说的也不仅仅是进出口贸易,更加重要的是,这样模式能够让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带来足够的原料以及市场。

有丰富的原料,有广阔的市场,加上广东本身就是工商业比较发达,这要是还不能再升一个台阶,那么他陈立夫也不用当这个广东巡抚了。

陈立夫为了在即将展开的印度贸易浪潮里,抢占先机,特地吩咐了广州府贸易区衙门,让他们特地举办了进出口博览会,让那些海外贸易商人们,展示广东的强悍制造力。

其中有传统的出口商品,比如说瓷器什么的。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各类工业产品,比如说玻璃、火柴、棉布、呢绒、各类冷兵器、甚至火绳枪、散弹炮、船只、等等。

当然了,一些被明令禁止出口的东西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了,比如说各类机械设备,大口径长身管火炮,蒸汽机,甚至就连弹簧这些都是严禁出口的。

基本上大唐能够生产的,而且是允许出口的商品,基本都是能够在广州的贸易区里找到。

毕竟广州贸易区,好歹也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的贸易区呢,虽然后来被上海贸易区给超过了,但是在国内依旧是老二,实力雄厚。

在七月份,帝国针对大唐西洋贸易公司的改革尘埃落定后,第一批花费了不菲的代价,申请到了西洋贸易许可证的海外贸易公司,已经是迫不及待的在广州大肆购入各类的出口商品,然后起航运往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