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页

郝柏年自从帝国彻底统一华夏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掌控实际兵权了,都在金陵城闲住了七八年,也就是最近两年成为了值班大臣,这才重新掌握大权。

而李春景,陈科桥这些当年让前明君臣听到就能吓破胆的将领们,如今一个个都是只能在金陵城里种花养鸟,美曰其名是圣天子善待功臣,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但天地良心,他们全都还是四十岁左右的人,正值一个将领最黄金的年龄了。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如今帝国军界里,除了方希同这么一个例外外,其他的野战军军长,清一色的中将的,而师长、旅长清一色的少将,没有任何一个上将级别的将领在外领兵。

李轩在华夏统一之后,就是把绝大部分的高级功臣将领全部召回了金陵城,授予陆军上将的军衔,要么是各部部长的职务,要么是枢密院副使的头衔,爵位是侯爵起步,公爵的也有好几个,但是这就是全部了,继续领兵那是不太可能的了。

如果让郝柏年、李春景、陈科桥这三个人里的任何一个人在外头领兵,说真的,李轩都得担心他们那一天带兵杀到金陵城来。

如果他们领兵造反,这大唐陆军里还真找不出几个能够和他们相抗衡的将领来!

比如李春景,这个人用兵狡猾如狐,常人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

当年明军被他耍的团团转,如果有一天他领兵造反,李轩估计也得提心吊胆的,如果派方希同这样的将领和李春景对打,恐怕方希同全军覆灭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败的呢!

所以,李轩觉得,郝柏年、李春景、陈科桥这些猛人,还是呆在金陵城里种花养鸟更好一些,顶多就是和郝柏年一样,参政议政,从将领变成一个政客。

至于带兵打仗,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化,比如说灭国危机之类的,他们是别指望能够带兵打仗了。

其实李轩本来也是不打算搞什么东北征夷司令部的,但是东北那边的状况比较复杂,没办法,只能是临时搞一把。

更何况,李轩也是准备借此机会,来整合目前大唐帝国陆军的指挥体系,如今大唐的军就有十七个了,理论上每一个军都复杂一个方向,但是出现协同作战的时候却是更加麻烦。

而后续随着帝国在南洋、在西域等地区拥兵,势必会出现更大范围的防区,因此在军级部队之上,建立更高级别的指挥机构,也是一种必然。

让军,变成真正的野战军,让更高一级的司令部来取代如今的军级指挥部的职能,这是必然的发展。

此外,这样还能够安排更多的上将级别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