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页

为了救灾,帝国通过大唐粮食总公司,从全国各地的粮食储备仓库里搬运了大量的粮食,并运输到受灾地区。

而这一举动,也是导致了帝国在众多地区的粮食储备下降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帝国的粮食储备,那可都是来之不易的,而是一粒一粒收集并储备起来的。

因为每一年的粮食,首先要养活民众,多余的粮食才能够通过大唐粮食公司储备起来,因为帝国人口众多,而粮食产量又是比较有限,因此也是造成帝国的粮食储备一直都是不算多。

其中全帝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粮仓,也就是设立在金陵城内的粮食仓库,其内储备的粮食也只够五十万人吃一年而已。

而其他地区的粮食储备仓库所储备的粮食就更少了。

去年为了救灾,把不少粮食仓库都是搬空了,如果今年又是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天灾,那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这都不是李轩愿不愿意救灾的问题,而是想要救灾都没有足够的粮食的问题了。

今年的丰收,将会极大的缓解粮食储备问题。

同时因为有大唐粮食总公司在,也不用担心丰收了,粮价大幅度下跌伤农。

大唐帝国通过粮食总公司,对粮食这种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的价格,是实施非常严格的价格控制的,其规定了价格的区间,粮食减产导致价格过高,大唐粮食总公司就会抛售储备粮食,以平抑粮价。

粮食丰收导致价格下跌的时候,大唐粮食总公司就会大规模的收购粮食,拉高粮食价格。

总之大唐帝国就是要把粮食的价格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间,不允许其出现太大的波动。

而一些粮商如果想要打破这个粮价体系,除了会遭到大唐粮食总公司的应对措施外,还会惹上巨大的麻烦。

一旦发现奸商操控粮食价格,那么就会毫不客气的以各种罪名抓人。

这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硬的措施,才是确保了大唐帝国范围内,多年的粮价都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水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等情况。

粮价稳定,农民们种田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而城市居民也能够购买到市价的粮食维持生活,如果粮价的稳定被打破了,那么麻烦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