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页

按照计划,这个要塞的防守能力,是需要在面临五万名敌人进攻的时候,可以做坚守五年以上,五年时间其实也不是说被敌军攻破了,而是要塞内储备的粮食,就只能维持大约两万人坚持五年时间。

而这五万人,也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敌军,而是以大唐陆军自身为对比。

其实除了吴淞要塞外,其实围绕着金陵城,还有几个小要塞,只不过军方大多不对外公布而已,比如说九江,这就是军方控卫京畿的西大门,这里修筑了炮台以及兵营要塞。

北边的徐州同样也是重要的布防区域,南边的杭州也是。

而上述地区,都是嫡属于直隶防区,由第一军各部驻防!

大唐王朝里,战功最为显赫,实力最为雄厚的第一军,可不是布防在北方或者西北、东北,而是部署在直隶地区。

第一军加上直隶四道等各地的预备师,大约三十多万的主力部队以及预备部队,构成了拱卫京畿的外围主力军。

因为第一军的部队只在外围布防,而金陵城以及周边地区,其防务则是嫡属于近卫军!

人数已经是将近三万人的近卫军,驻扎在金陵城、镇江、扬州、当涂、溧阳、滁州等地方。

而近卫军在驻扎的这几个地方,虽然没有修筑什么超大型的城堡,但是也是根据棱堡的样式对驻扎的兵营进行升级改造,以加强防守能力。

大唐帝国的棱堡防御体系,在北方边境的作用,不算大,在中原腹地的话,更是主要作为一种防范措施,只要不爆发内乱,没有外敌大规模入侵,其实也用不上。

真正频繁经受着战争考验的,其实还是大唐西洋公司建造的三座棱堡:万丹城、吕宋城、戈河城。

这三座棱堡,虽然说万丹城和吕宋城都已经是移交给了帝国官方,但是都是大唐西洋公司早年修建的,只不过当年修建的城堡规模没有现在大,后来官方又进行了几次的扩充而已。

这三座棱堡,应该是大唐帝国在海外领地所建设的城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池了,因为海外领土距离本土非常的要员,不管是人口还是士兵都是比较少,所以就是需要殖民地具有优良的防守能力,普通城池是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的,能够承担起这种重任的只有棱堡。

而今天,万丹城也是遭到了建成以来,最大的战争威胁!

超过两万名土著以及海盗的联军,对着这个小小的殖民地城市发动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