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页

当然了,你想要获得上级财政的补贴就别指望了。

但是,从来都没有单纯的某个县自己搞工业区的,基本上都是府级衙门主导,甚至省道级衙门主导的。

哪怕是上海县这个通商港口,虽然上海工业区就在上海县城的城郊,但是这个工业区可不是上海县的县令带和一票上海县的地方官员搞的,甚至都不是松江府、江南道的衙门负责的,那是内阁那边直接主导建立的。

巨额的投资超过半数都是中央财政出的钱,江南道财政负责了剩下的一部分,松江府财政又负责了一部分,上海县财政,人家就只出了一小部分而已。

临高也搞工业区,能够得到上级财政的支持吗?兴趣琼州府财政能够支持一二,但是省级财政别指望了,中央就更别指望了。

临了,能够挤出那么两三万两银子就撑破天了,这些银子不仅仅要用来平整地形,修建道路,扩建港口,修建基本的厂房,甚至都还要挤出钱来进行税收补贴。

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第0922章 朕要帝国永不日落

随着大唐王朝的几个工业区大获成功,尤其是广州工业区,上海工业区的火爆,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不少想要出政绩的官员都是想要在自己的辖区里搞一个工业区。

但是除了几个特殊的城市外,其他地方想要开工业区难度非常大,上级的财政有限,肯定是会优先支持那些有潜力,而且是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办工业区,而单单靠地方自己搞,难度相当大。

如果办工业区这么容易,其他地方早办了,弄一快地皮,挂个牌子就说是工业区,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做到,但是工业区搞起来了,有企业进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自身没有资源,交通等优势,又没有各种便利,人家商人犯得着来你这投资建厂吗?人家钱多的没处花啊!

花费了地上的宝贵财政资金,但是最后却是没有什么企业进驻,那么这可就不是政绩了,而是丑闻了。

冯凯隆考虑了许久,办工业区的得失他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打一个翻身仗,就必须大干一场!

他可不想一辈子就在低级官员里打转,现在的二九渔业公司所提供的税收,就是他升官加爵的机会,趁着这个机会,一定要爬上去!

所以他咬了牙,然后道:“钱不够就节省一些,搞小一些,外面的商人不来投资,我们就动员本地士绅投资,我们临高就搞这个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