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页

而这年头,士绅们对于办学还是比较积极的,捐献资金比较多。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师资!

国学、算学这两个学科都还好,但是中学开始教授物理、化学等学科,老师就是明显不够用了。

如果说中学、甚至预科学校的学科,还能够找到一部分老师的话,但是大学阶段的老师那就很难找到了。

如今整个大唐王朝,能够教授比较高深内容的理工人才,几乎都是在皇家理工学院那边,而更关键的是,里头的人还都是自学的。

皇家理工学院的学制非常的特殊,他们采取的是自学自教,同时还肩负着科学研究任务,他们采取的都是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而高年级学生,基本上只能靠自学了。

而以后世的现代教育水平而言,即便是皇家理工学院里的几个被李轩当成了宝贝的高年级学生,其水平也就相当于高中生水平而已,大部分学生顶多也就是初中生的水平。

当然了,即便是高中生、初中生的水平,放在这个年代里,也足以碾压全球了。

但是这些人,他们自己的学习、研发任务都是非常的繁重,虽然偶尔会有七年级学生去国子监那边上课,但是对于庞大的需求而言,依旧是远远不够的。

礼部那边把国子监一分为二,而且是打算着把新的大学就建立在皇家理工学院的旁边,打着的就是继续让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兼职讲课的想法。

所以李轩也是没有过多的为难礼部的官员们,直接批准了他们的计划,国子监一分为二后,国子监改称为国子监大学、分出来的部分成立金陵城大学。

但是这也是给李轩一个启发,综合性的大学要筹办起来,难度太大,急缺师资,而且不仅仅是大学却老师,那些预科学院、中学更缺老师,所以李轩准备筹办一批专门的师范学院。

专门培养新式学科的老师!

李轩的想法就是,这些师范学校不培训全才,只培训专才!

只需要学习其中一门学科,并大概精通,能够照本宣科教授学生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同时缩短学制,培训一个普通的预科学生,正常时间需要三年,但是培养一个师范学生,李轩只打算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