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页

女:随便……

而女孩子是绝对不会说,她今天想吃一碗饺子,特多肉馅的那种!

当然了,在君臣之间,臣子们自然是不会傻乎乎的直接开口问皇帝到底想要什么,这些臣子们哪一个不是人精啊,察言观色,推理分析的能力可比什么普通男朋友强多了,错那么几次后,大体上也能够知道李轩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就会很自然的把讨论往这个结果上带。

等到讨论出来统一的结果后,而且还是李轩所满意的结果后,李轩就会微微点头,然后说两个字:准了!

如果臣子们实在无法揣摩到他的心意,那么李轩有时候会来那么一句,兹事体大,先压下,容后再议。

或者很干脆的来两个字:再议!

当然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在没有李轩的首肯之前,臣子是不太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至于怎么看出来李轩是否首肯了,那就是考验众多察言观色的功力的时候了。

而通常来说,在有争议的事项上,当李轩没有发表意见之前,臣子们的意见也是大不相同,你让他们自行协商讨论,那也是不可能达成什么一致结果,当李轩暗示或透露出赞同某个意见的时候,臣子们才会根据这个方向进行讨论争论。

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是方向之争,而是变成了其他方面的争论,比如说具体怎么施行,部门之间的责任和利益划分等等。

而这些,李轩就是更加不管了!

所以在很多时候,坐在龙椅上的李轩就跟一个泥塑一样,在讨论诸多政策的时候也是不怎么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再议、准奏之类的话。

这不知道内幕的人看了,兴许还会以为李轩只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呢。

但实际上呢,低下的一群大臣们都是在揣摩着李轩的心意,而几乎每一件重要事务,如果没有李轩点头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型的。

甚至没有李轩点头的情况下,臣子们甚至都无法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

这种掌控朝堂的方式,实际上也是历朝历代众多皇帝们的通用手段,简而言之就是不会公开的亲自下场,但是不亲自下场不代表着不参与其中,眼前的这十几人里头,御书房行走大臣,海军部尚书白云奇那可是众所周知的皇帝传声筒。

平日绝不开口,但是开口了,往往就是受到了李轩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