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页

相对于兵员的补充,武器的补充才是大麻烦!

大唐新军本来就武器紧缺,很多部队,比如第三步兵团、第五步兵团都还没有足够的枪炮呢,因为枪炮的紧缺,大唐新军甚至都开始筹备着组建单纯使用冷兵器的预备营了。

这会一场大战过后,部队的武器以及弹药损耗不小,弹药都还好说,储备了这么久后,总还能支撑部队再打一两场的大规模战役,但是损坏的枪炮就不是那么好补充的了。

没办法,部队在作战过程中,武器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火枪这玩意,其实很容易在激励作战的时候损害。

虽说按照军事条例,各部队应该都有一批备用的火枪的,但实际上大唐新军很多部队都等着火枪用呢,根本不可能让已装备火枪的部队再囤积一批备用。

所以,很不辛,如今各步兵团所损失的火枪,只能是等待以后慢慢补充了!

至于从后方直接运送过来补充,靠,大唐王朝工部的官员们得骂娘了,当我们是什么啊,奶妈啊,挤一挤就有奶啊,你再挤也就这个产量,多一杆都没有!

第0404章 不服就杀

从黄竹山时代,限制大唐新军主力部队扩张的主要因素就不是什么粮食,兵员,而是火枪和火炮的产量。

兵员的话,不管是招募还是俘虏的明军士兵,甚至是去强行拉壮丁,都可以得到初步的满足,粮食虽然也缺,但是勉勉强强也够用,不够用就去外边收粮呗。

但是火枪和火炮这玩意,这还没什么办法能够快速提高产量。

就算是工部那边不断的扩大各个作坊的规模,但是这个扩张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不是两三天说扩张就能扩张完成的,少说也得大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的缓冲时间。

作坊扩充后,还得有足够的技术工匠和普通工人啊,普通工人容易解决,但是技术工匠就不是那么好找或者是培养的,目前大唐工部下属各作坊里的工匠们,基本都是采用招募、强迫等各种方式从兴泉府、黎平府搜刮而来。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是远远不够大唐王朝工部作坊的需求。

然后还有一个原材料的问题,目前大唐王朝所占据的兴泉府以及大半个黎平府,都是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铁矿、铜矿等矿产,更别说硝石、硫磺、铅等矿产了,以至于目前大唐王朝严重依赖于外购各种原料。

即便是这些都满足了,但是火枪和火炮的生产也需要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