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税部在各地刚设立了税务机构后,就是迫不及待的开始征收税赋了,除了农业税外,他们还不忘商税,开始对兴泉府内的商家征收商税,虽然商税的额度比较高,让商人们有着极大的怨言,但是税部却是说,这是商家们应该承担的‘合理负担’。

如果不满意,尽可来去找捕盗营理论!

实际上税部制定的商税,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比以往很高,但是和后世相比还是很轻的,这些商人们觉得高,那是因为他们以前就没交过多少商税,如今让他们交多了哪怕一文钱,他们都觉得高,说什么苦不堪言。

对此,李轩的态度非常的强硬:税就这么多,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你们商人想要在他李轩的地盘上做生意,就得交税,不想交税,你就关门歇业转行,李轩也不管你。但是你敢玩偷税漏税的事,税部征粮司下属的税务稽查队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偷税漏税的下场!

为了更好更多的征税,大唐王朝的征粮司又发展扩大了,人员从以往的百人已经扩张到了三百余人。

这三百多人里,除了数十名文职官员外,剩下的清一色是税务稽查队的人,这些税务稽查队里的人按照传统,都是专门招募的各种老油条、痞子等人渣,配发冷兵器甚至是火枪。

这两百多税务稽查队的队员,其踪迹遍布兴泉府三县之地,他们在过去的半年里为大唐王朝的战争,大唐新军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积极而主动的采用各种办法征收银粮,其过程里不乏坑蒙偷骗,累计抄了大小百余家不肯交税的地主、商户的家,把守大小十八座税务关卡,不让任何一支商队蒙混过关,累积罚没价值三千多两银子的货物,可谓是战果显赫!

税务稽查队的努力工作,也愣是让一穷二白的大唐王朝养起了数千人的大军。

这些人渣甚至受到了帝国皇帝,千古圣君李轩的表扬,称他们的工作是卓越高效的,为大唐王朝的税务健康发展,为大唐王朝的扩张立下了巨大功勋。

有税务稽查队在,李轩并不怕这些商人们偷税漏税,至于说过高的商税是否会影响到兴泉府内的商业发展。

说实话,李轩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实际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兴泉府的商业本来就不咋地,而且兴泉府被大唐王朝攻占后,很多和外界的商业活动都是停滞了下来。

但是这并不重要,这年头的商业活动说实话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兴泉府虽然贫瘠,但是只要不遭受大规模的天灾人祸,这粮食还是能够自给自足的,而除了粮食,其他的商品说实话并不重要。

至于大唐所需的各种战略物资,比如说铁、铜、硝石、硫磺等,这些本来就不在正常商业活动的范畴之类,这些可都是违禁品,寻常商人根本不可能拿这些东西来兴泉府贩卖。

更何况,需要这些东西的也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大唐王朝自身,对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高价收购的,而且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运送这些战略物资过来,税务还对这些战略物资设置了免税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