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至于第三步兵团的团长,则是方希同,他也新生代将领里比较出色的一个,虽然并不如郝柏年和李春景那么出挑,但也算勉强可用,而且这个人虽然保守,但是他够忠心啊,这一方面让他在李轩的心中加分不少。

而第四步兵团的团长,则是王单旭,王单旭虽然是土匪出身的将领,而且依旧是大字不识,但是他好歹也算是一群土匪头子里面比较有能力的了,最近他也是费尽心思想要读书识字,非要从土匪头子将领里头选出来一个团长的,也只能是他了。

毕竟土匪出身的将领也是需要安抚的,四个团长的位置,总不能一个都不给他们安排。

不过也只限于王单旭了。

方东全、黄学仁这两个人,李轩已经是准备把他们边缘化了,当然了,这个边缘化不是说直接剥夺他们的荣华富贵,而是不再让他们单独统帅一支大军作战了。

而这种趋向,实际上在第二次澜江战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方东全、黄学仁他们还担任着营长职务,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统领军队单独作战的机会了。

决定了四个步兵团的团长人选后,李轩又是选拔了几个比较出色的年轻将领成为副团长。

还从曾子文下属的作战司的里挑选了几个刚培养出来的参谋,作为团参谋。

之前李轩就已经尝试在部队里建立参谋制度了,但是真正的在部队里设立参谋职务,还是头一次。

把四个步兵团的团长、副团长以及参谋确定下来后,下面的各营营长也会尽心一定的人事调动,大多营长是从以往的队官提拔起来的。

营长有变动,队长自然也会有变动,这从上往下就形成了大规模的升迁浪潮,军官们基本都是官升一级,少数则是直接官升两级。

各自的军衔也是得到了提高,比如郝柏年,就成为了大唐新军里的第一个上校,李春景、方希同、王单旭也是晋升为中校,为了安抚,方东全、黄学仁也是以副团长兼任营长的方式,被晋升为中校。

唯一没有变动的就是陈屠夫了,因为他本来就是少校的军衔,以前死活要跑到炮兵队里当炮兵,当时他的军衔比谢梓炜都高呢,搞的麻烦无比。

炮兵队扩编为炮兵营后,炮兵营的营长谢梓炜晋升为少校,而陈屠夫作为炮兵营副营长,自然也是不好继续升官,然后在军衔上压谢梓炜一级了,因此保持少校军衔不变。

而这里头,有个人得注意一二,那就是白云奇,这一次人事变动中,白云奇没有继续在野战部队里任职了,而是调任到李轩的亲卫部队,担任亲卫营的营长,军衔晋升为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