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要去低头的嬴政

秦功 下雨我带刀 2855 字 3个月前

百官之中,一些年迈的官员,纷纷摇头。

曾经很多无人听过的话,也在这时候,络绎不绝的说出来,‘都怪当初不听我的话’这句话谁都会说,并且随着说出这句话,在危难之际,望着其他人一脸担忧、着急的模样时,一股优越感便会随着这句话油然而生,并且在事情结束前,以及结束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些事情无法挽回后,变成很多人一辈子的口头禅。

“我王本无意与楚国交战,皆因那白衍居功自傲,仗着我王宠信,灭魏之后,不回咸阳,反而直接攻楚!若非白衍,岂有今日之事,岂有昌平君叛秦,李信兵败!”

蔡朝等一些不满白衍的官员,这时候也纷纷出来添油加醋。

作为当初敢当着白裕、白衍的面,直言白衍“目中无人而骄横”,蔡朝可以说是秦国朝堂内,丝毫不顾及情面与白衍撕破脸皮的人。

在听到昌平君叛秦,以及李信兵败的事情后,蔡朝第一个举动,便是把所有过错,往白衍身上推。

昔日白衍领兵攻打魏国,蔡朝在王宫外当面呵斥白衍,不过后面由于白衍真的灭掉魏国,并且还以毫无损失的代价,这让蔡朝没有机会。

而后听闻白衍送来的大鼎是假鼎之时,蔡朝也在暗地里,准备时候往死里谏言白衍,不曾想白衍送来的大鼎,真的是九州鼎,这让蔡朝白白激动,白白忙活一场。

眼下,秦国战死二十万将士,十余万户人家,家家挂白绫,如此大事,那么好的机会,蔡朝怎会放过。

“白裕,汝要作何?”

就在蔡朝说完的时候,就听到身旁的同僚望向自己身后,见状,蔡朝也转过头,当看到一脸阴沉的白裕时,蔡朝抬起手,正准备说话,便见到白裕就要动手。

幸好这时候,远处的王绾连忙过来,呵斥住白裕。

“白裕将军,勿要伤人!”

王绾乃是御史大夫,督查朝堂百官,也是各郡监御史的上级,故而看到白裕要动手的时候,连忙过来阻拦,看着一脸阴沉的白裕冷静下来,王绾也不满的看向蔡朝一眼。

昌平君叛秦、李信兵败,秦国危难之时,蔡朝等人不想着如何帮助秦国渡过难关,反而第一时间,就怪罪白衍。

也幸好王上不在,否则蔡朝便是第一个要死的人。

白衍领兵为秦国灭魏,为秦国寻得九州鼎,如今在曲阜一地,一旦王贲将军撤军,白衍很可能便会被围,这种情况下王上都还没想好如何做决定,蔡朝居然说出那番话。

这若是传出去,王上为了稳住军心,这番出自朝堂的话被有心人利用,传到白衍那里,第一个命人送去给白衍的东西,便会是蔡朝的首级。

“老匹夫,汝再妄言,白裕就算没有这条命,也会让汝绝后!”

白裕指着蔡朝的脸,丝毫没有留情的威胁道,可以看出,白裕此刻是真的已经动怒,说完后,白裕便转身就离开,脾气火爆到连王绾,白裕从头到尾都没有打招呼。

蔡朝看着白裕离开的背影,一脸怒意,但满是忌惮的看着王绾,最终忍了下来。

“方才之言,休要再提,否则白衍将军因你之言,而怒离秦国,无需白裕将军,王上便会夷汝三族!”

王绾对着蔡朝嘱咐道,紧接着便转身离开。

若非念及在争夺相位的时候,蔡朝也在暗地里帮他,王绾也不会提醒蔡朝这句话,自从左丞相的位置空缺,尉缭无心相位,其他人的资历不足,仅有少部分人能与王绾争夺,而其中,冯氏冯去疾,便是王绾一直没有把握胜过的对手。

面对冯氏的人脉以及冯氏倾尽全力,王绾都有些力竭,无可奈何。

昌平君叛乱,倒是让王绾松口气,至少如今不仅仅是左丞相,右丞相也空缺出来,而王上此时万不会再让楚系官员担任丞相。

这两个丞相之位,倒是给王绾与冯去疾,缓和关系的机会,毕竟两个人争一个左丞相,不如商量一下,先派出其他竞争之人,到时候左右丞相,再由王上定夺。

别说白裕方才没有打蔡朝,就是真打下去,王绾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真的拿白裕如何。

“白衍!”

蔡朝被王绾警告,脸色一片青一片白,但连王绾都如此说,蔡朝想到白衍若是真的与昌平君一样,离开秦国,到时候王上……

想到这里。

五十多岁的蔡朝背后不禁浮现一些冷汗。

咸阳王宫。

在后宫之中,在太医夏无且,以及一众老医的看护下,嬴政躺在床榻上,终于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有些迷茫,然而不到两息,想到什么的嬴政,连忙回过神,一脸慌乱的摇摇头,挣扎着起身。

一直看护在一旁的韩谒者,连忙上前搀扶嬴政。

“搀扶寡人去书房!”

嬴政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然而嬴政却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喘息间,嬴政眼神之中,满是后悔,也有深深的担忧。

李信兵败!

那王贲便要回防秦国,到时候白衍统领的秦国大军,便会彻底困在曲阜,随时都会被楚国围灭。

那是嬴政绝对不能容忍发生的事情,秦国在这一战,已经死伤二十万大军,若是白衍麾下的精锐,全数战死,这对于秦国来说,势必会让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局势,再次动荡不安,昔日韩、赵、燕、魏,也定会趁机复国。

更让嬴政担忧的是,曾经在洛阴渡河一事上,展露其谋慧的白衍,已经是嬴政心中着重培养之人,待十多年二十年后,势必要让白衍担任朝堂顶梁之臣。

故而,不仅仅是白衍麾下精锐不能被楚国围灭,就是白衍,也绝不能被楚人杀死。

“传李斯、尉缭、王绾等人去书房……”

嬴政不顾太医等人的劝阻,火急火燎的去往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