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来一次?

“什么?十万斤!”

“真的有这么多?”

包括冯宗武、汪义焕在内的宝源局官吏听到工匠的话,纷纷爆出一声惊呼,日产十万斤是什么概念

这个产量,已经能够轻松碾压民营的矿山炉场。

虽然比起大明同一时期的官营炉场还有不小的差距,但王思齐却知道,这是因为这几位工匠并没有真的看出这超越时代的高炉炼铁和现在传统的炼铁之间存在着跨越时间的技术鸿沟。

“若是能够日产十万斤”

在场的众人心头瞬间都明白了。

以一个铁皮炉大概需要十斤铁料来计算的话,那么只要拥有足够的匠人来打制铁皮炉,那么每一天就可以对外销售超过十万个铁皮炉。

这时候王思齐却开口说道:“不仅如此,咱们的高炉使用上耐火砖之后,还可以用石炭来当作炼铁的燃料,能够让成本再次降低。”

现如今虽然有不少地方也尝试过使用石炭作为燃料,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会导致炼出的铁水之中含碳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激增。

出产的铁水,只能够用来浇筑。

也就是俗称的铸铁但这种铸铁用来浇筑小一点的器物或者数量不多的时候还是能够使用的。

可宝源局要做的铁皮炉。

终究是要走入千家万户的。

使用浇筑的方式不仅仅会让优质铁料被浪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产量一定跟不上,于是王思齐说道:“不仅仅要借助石炭,更重要的是还要想办法通过石炭来压低我们的成本。”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明白王思齐之前在街头面临疑惑不解的百姓时,为什么能够自信满满的说出要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够在冬天到来之前买得起由宝源局生产的铁皮炉。

关键点,恐怕就在成本上。

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却有些不解的说道:“大人,若是使用石炭来冶铁,出来的铁水就只能够用来浇铸了想要将这样的铸铁打造成铁皮恐怕”

“人力不可企及!”

穿越就是来开挂的,挥挥手后,王思齐笑着解释说道:“各位师傅恐怕还没有看出这一款新式高炉与传统冶铁的区别,不过先行建设炉场工坊是要紧事,等到时候大家自然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