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贝湖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产业基础条件在中部地区无人出其右。
贝湖还是全国高校和科研人员聚集较多的省份,人才资源丰富和科技力量雄厚。国家直管机构的区域中心大都设在贝湖,便于与中部各省的协调和合作。
如果国家要选择和培育中部发展极点,非贝湖莫属。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贝湖有发展成为中部增长极的多种优势和各种可能,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中部各省间差距不大,优势不明显,大家各具特色,如其他毗邻珠三角,毗邻长三角的也有其优势等等。中部诸省都有机会成为中部中心,成为国家经济的次级中心。
对此,陆政东也有一种迫感、危机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激流勇进,争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部核心和中部增长极点,否则将会坐失良机。
而要有所作为,思想观念就很关键,贝湖省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基础扎实,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交通、大能源、大钢铁、大汽车、大商业、大高校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中部其他省份,甚至东部地区的省份也望尘莫及。
可是为什么贝湖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呢?
按理讲,就这样的条件,贝湖的发展至少应该好于中部其他省份,科事实并非如此。
在不少方面,贝湖都落后于中部其他地区。外地人非常纳闷,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其他人不明白,可陆政东在贝湖工作几年,有一个最深的感受,贝湖什么都不缺,天时、地利俱全,唯独缺少人活,缺少的是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缺少的是“舍我其谁”的风险精神。
贝湖经济发展滞后是被自己打败的,是被思想打败的,陆政东是从外地调入贝湖的,进入贝湖后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湖北人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缺少敢闯敢干的风险精神。主要有五个表现:一是自大清高,固步自封;二是因循守旧,生搬硬套;三是随遇而安,小富即欢;四是目光短视,机会主义色彩浓;五是官本位意识浓厚,唯书唯上难唯实。
小农心态、内陆意识一览无余,叹为观止。
贝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任重而道远。思想和观念是贝湖最大的问题,也是迎接中部崛起战略面临的最大挑战。
世界变化本不奇妙,只要换一番脑筋,换一种思想,就会换一个天地。
“思想解放,换金换粮;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生产力,此话一点不假。中部崛起战略,机遇青睐湖北,但是如果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绝难抓住机遇抛来的“红绣球”。
而即便是在思想上有改观,那还得迎接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