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气节

接见完六部官员,又批改了许久的折子,等到朱棣回过神来,太阳都到西边了,半天多的时间,就在这种不知不觉的忙碌中匆匆过去。

一想到这种生活会持续接下来的一生,大部分人都是会绝望的,但朱棣却没有半分厌烦,只是他也知道一直扑在政务上,难免身子会受不了,便一边传旨让太医入宫替他检查检查身子,一边去了偏殿饮茶休息。

当然,朱棣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样下去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当初看皇考一天处理政务到晚,也不觉得有多么劳累,但现在看来,只是因为皇考出身寒微,再加上爱民如子,才硬生生地撑了过来,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心生敬畏。

自己能做到皇考那样的皇帝么?朱棣不禁在心中问自己。

但很快他的眼神再次坚定下来,因为他明白,如果不想被史书和后世人指着脊梁骨骂他和他的子孙得位不正,他就必须做一个不逊色于皇考的皇帝。

当然,在这之前,他还必须处理一批人。

他摆了摆手:“叫纪纲来见我。”

一杯热茶还未饮完,纪纲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偏殿里,面对朱棣的询问,这两天品尝了权力的滋味,脸放红光的他躬身答道:

“禀陛下,金陵陷落前,建文曾召黄子澄、齐泰回京,这二人正在外地募兵,先后返回,半途中被人告发,已先后被捕。”

朱棣点了点头:“这两天很多大臣上了折子,夷平方孝孺十族一事,多有异议,那二人抓回来后,依旧凌迟,株连的话,夷平三族即可,不必再像方孝孺一样。”

纪纲心头一跳,朱棣这是...发了善心?难道是百官见方孝孺惨状,一致地反对让朱棣不想再做得那般过火?

可惜了,可惜了!锦衣卫现在就是朱棣鹰犬,朱棣要是动了善念,岂不是说锦衣卫又要没有用武之地?

他有心想要劝说朱棣杀一儆百,万不可心存善念,但朱棣显然已经做了决定,他又如何敢开口?

纪纲只能闷声应道:“是,陛下。”

“那些建文派往各地募兵的其他官员呢?”

纪纲抖擞起些精神:“其中黄观已募集万余兵马,赶赴金陵,至安庆后,听说建文自焚,便投江自尽了。”

朱棣的脸色阴暗下去。

黄观,职位是右侍中,而且是个极有才名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