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风波

燕军的中军大帐,沉默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昨夜一场大败,在场的将领都是上了战场的,但除了倒霉点被徐辉祖带兵堵个正着的李斌,其他人身上都没见什么伤,连带兵步卒强行渡河的先锋丘福都周身完好,只是看在场将领们的表情,几乎没人为此感到庆幸,都是实打实的阴沉。

事实上今早收兵回营后,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压抑情绪就爆发了,虽然没有将领闹事,但朱棣和顾怀都敏锐地觉察到了大军的气氛有所转变,这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清点完战损后,朱棣就把将领们都叫进了大帐,准备搞搞战后总结和下一次的战前动员。

没办法,行军打仗不是郊游,人心不齐,那是要出大问题的,现在燕军的氛围,是个人都能感觉不对,此刻大帐里亲近些的将领都在对眼色,不知道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朱棣清了清嗓子:“昨夜一战,是俺疏忽了,只是徐辉祖运粮运得太巧了些,非战之罪,若是重整大军再战一场,未必就...”

这就是要给个说法了,主帅也不是好当的,打了胜仗自然受手底下将领们的仰视和赞美,但打了败仗,不说点好话这事儿怎么能过得去?只是朱棣还以为这次和以前一样,承认自己的失误,肯定对方的运气,然后重申下一次必胜的宗旨,这事儿就这么糊弄过去了,但今天...将领们显然不打算给他这个面子。

要知道他们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朱棣起兵造反的,长久以来他们一直背负着反贼的罪名,拿着自己的脑袋去拼命,虽然不可否认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但说到底除了燕王府最初那批人,其他的将领还不是因为朱棣带给了他们很多胜利,才慢慢聚过来的?但随着战事的发展,接近四年的靖难,再蠢的将领也能看出来了,胜利似乎还是很遥远,甚至可以说是远到几乎无法触碰。

这次孤注一掷的出征,在德州时就有很多将领反对,因为这实在太过冒险,用玩命来形容都有些不足,只是碍于朱棣威严,他们才没敢出声阻拦,如今说好的直扑京城,却连京城的郊区都还没看到,就遭遇这等大败,他们心底积累的愤怒怎么可能不爆发?

掉脑袋的事情,是绝对不能马虎的,至少要讨个说法,很显然朱棣这一番稀里糊涂的说辞今天是糊弄不过去了,几个将领对了对眼神,最后是当初在北平给朱棣通风报信的张信站了出来:

“王爷,此地前路被拦,后路被断,实乃绝境,如今又遇此大败,不如...不如另寻他处扎营如何?”

有人开口了,其他人胆子也大了起来,又一个将领出了声:“就是啊王爷,昨夜稀里糊涂就输了,这地儿风水是真不行,咱们去别处打胜算怕是还要高些。”

“殿下,不如渡睢河重新扎营如何?只要甩掉身后的徐辉祖,到时候盛庸还不是任咱们拿捏?”

“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