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十六元帅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2293 字 3个月前

这日午间,又有红头法师闹将起来,陈六郎等劝说不得,径直闹到了薛振锷身前。

若换做旁时,这等找死之人既然阻拦不得,薛振锷又何必理会?奈何薛振锷忧心江心妖怪吞噬太过法师命魂,万一妖力再增,亦或者弄出别的神通来,到时又该如何降服?

薛振锷耐心劝说两句,眼见说不通,干脆出手如电,以剑鞘点了那二人穴道。那两名红头法师不过三十左右年纪,修行十几年却不曾修己身,当即被封了穴道,好似痨病鬼一般身形虚弱,动弹不得。

此方天地,非但道门,便是佛门与江湖之中,这点穴、打穴的手段也是广为流传。只是点穴并非有如薛振锷前世影视剧那般玄妙,点上一下那人就动弹不得。

这点穴乃是以外力、真炁封住对方一处气血,让其气血不顺,继而局部麻痹。真要下死手点了三十六处死穴,那被点之人即便立刻以为真炁疏导气血,过后也非死即伤。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薛振锷径直让陈六郎将那聒噪二人捆了下去。

陈六郎略略迟疑,到底依言而行。待回转过来,陈六郎忧心道:“薛道长,不知我等还要等到何时?”

薛振锷正要答话,便在此时,对岸码头上轰然炸响,便见一白衣侠士手提长刀伫立船头,径直朝着那江心妖怪而去。

薛振锷顿时皱眉不已,心中暗忖,这般浅显的道理自己都懂,那一僧一道必是知晓,如此怎还会让人乘舟扑向那妖怪?

却说那划船力士也非等闲,双桨荡漾连连,舟船破水疾速而行,转眼到得江心妖怪近前。

此番薛振锷看得仔细,隐约瞥见水面之下有巨物翻腾,继而以江心礁石为中心泛起波涛。

那白衣侠士一声发喊,纵身高高跃起,手中长刀力噼华山,自上而下噼落。只是那江心妖怪好似一无所觉,任凭那白衣侠士跳在其上,长刀砍得火星四溢,江心妖怪却并无异状。

薛振锷舒展眉头,长出一口气。心道:是了,那妖怪不吞凡俗,只吞闾山法师,看来必是闾山法师神魂有异之故。

过得半晌,白衣侠士无功而返。所谓来的容易,回去却是难了。那舟船被波涛卷得靠近不得,白衣侠士纵身出去七、八丈,到底落在水中,引得岸上百姓好一阵哄笑。

那侠士自知丢了脸面,乘舟船干脆不曾回返,径直顺江而下,直奔福州而去。

薛振锷暗忖自己少见多怪,想来必是那一僧一道瞧出妖怪所图,这才让那白衣侠士胡乱尝试,以告知百姓,凡俗入不得妖怪之口。

正思忖间,勐然耳边传来王冲元声响:“道友速来码头叙话。”

薛振锷不敢怠慢,与陈六郎等交代一声,随即踏波过江,片刻落在一僧一道身前。

定睛观望,但见二人神色凝重,方才稽首作礼,那王冲元便道:“道友,大事不好矣!”

“王道长此话怎讲?”

“山精野怪,但有启智化形者,必化为人,盖因人为万物之灵,修行贴合大道,远胜羽毛鳞甲、草木之属。”

薛振锷点头应承。黄帝内经有言:“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且薛振锷窃以为,人之修行容易,大抵是人之智慧远甚山精野怪。

就听王冲元又道:“此妖只露一角便如此硕大,由此可知其身形庞大,只怕修行久远,非止数百,便是千年也或许有之。这般久远,却不曾化形,可知此妖只修性、不修命。

此番吞噬十三名闾山法师,皆为命魂壮硕者,老道怕那妖怪强行融合众法师命魂,或增其寿,或助其化形。”

薛振锷曾问过掌门真人向求真,妖怪修行所为自然也是长生久视,为何有妖怪修出道行便要四下作怪吃人?

向求真曾言,妖怪修行但凭本心并无功法,懵懂之际吸食日月精华,侥幸得以开启灵智,却因混乱修行沾染阴煞过重。恰好人身,尤其男子阳气最重,有妖修便取笑,食人以补阳气不足。

再者,人为万物之灵,先天三魂比之羽毛鳞甲草木等精怪强之百倍,有精怪食人所为者夺其命魂以增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