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一家欢喜一家愁

道门当世 葫芦不是瓢 3083 字 3个月前

薛府。

毛笔投入笔洗之中,薛振锷双手捏起书信轻轻吹气,待其晾干才折叠好放在桌桉之上。

冬雪不知使了甚地手段,使得小姨出面说项,将其留在了薛振锷身旁。此举引得薛家婢女无不对其怒目而视,此女却工于心计,丝毫不理会周遭冷嘲热讽,只一门心思贴在薛振锷身旁,就等着寻了机会钻了被窝,从此当上无数婢女艳羡的姨太太。

薛振锷舒展筋骨,不片刻便有婢女奔行进来,慌张道:“二郎,外间来了应天府衙役,说是奉命拘押二郎。二郎快去中院,夫人这会子慌了神,正命人拾掇细软让二郎暂且躲出去呢。”

“应天府衙役?”薛振锷顿时心中有了底。应天府身处天子脚下,寻常外地知府不过是正四品,这应天府知府乃是正三品的高官。

也是巧了,刻下的应天府知府柳铉乃是便宜父亲薛珣馆阁之中的至交好友。昨日薛振锷还曾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当时柳铉就曾言,只待薛珣走马上任,略略空闲下来再登门拜访。

既然来的是应天府衙役,那还有什么怕的?

薛振锷点点头,冲着冬雪吩咐道:“若老爷归府,将此书信呈递与老爷。”

“奴知道了。”

薛振锷负手而行,慢慢悠悠到了中院。三姨孙碧瑶已急得好似热锅上的蚂蚁,瞥见薛振锷当即奔出房来,当面便急切道:“小薛锷,你又惹了甚地官司?怎地将应天府衙役招上门来了?”

薛振锷安抚道:“三姨勿惊,我又不曾做亏心事,怕甚地应天府衙役?”

孙碧瑶哪里肯信?只道:“二郎,若真的事发,拘进应天府轻易不得转圜。我已派了家中仆役去寻老爷,二郎不若从后门离去,先去你外祖家躲躲风头。”

三姨自幼带着薛振锷,几乎视同己出,也是这些年分隔两地,这才让二人之间略显生分。薛振锷回想起原身记忆,心中有暖流涌动,径直拉着三姨的手拍了拍:“三姨且宽心,那应天府知府乃是老爷至交好友,我便是应天府大牢又如何?柳伯父总不会亏待我罢?”

孙碧瑶自小聪慧,方才关心则乱,刻下被薛振锷提醒,当即醒悟过来。她不自察地松了口气,旋即白了薛振锷一眼:“那大牢污秽之地,你自幼体弱,便是停留半晌也耐受不得,哪里能去得了?”

说着反手拉住薛振锷,径直朝前院行去:“我便豁出去抛头露面,倒是要问问应天府衙役凭甚地来薛家拿人。”

薛振锷哭笑不得,只得被其拉着去了前院。

孙碧瑶拿出当家主母的派头,命周管家将衙役请上堂来。

那衙役四十开外年纪,观其面色颇为油滑。上了堂当即躬身施礼:“小的李中锡见过安人、见过薛衙内。”

孙碧瑶一双杏眼冷冷瞥了其一眼,言道:“我听闻李捕头此番过府是来拿我家二郎?不知我家二郎犯了哪家王法?”

李中锡赔笑道:“回安人,小的也是一头雾水。方才刚过晌午,衙门里就得了圣旨,皇上钦命应天府拘拿薛珣……”

孙碧瑶顿时变色,不安地看向薛振锷。

那李中锡自是知晓大老爷与薛家关系,当即又低声道:“小的听闻好似魏国公叩阙喊冤,说是贵府二郎将其三子徐甫打得没了半条命。圣上震怒,这才命应天府拿人。安人,您看……”

一听徐甫俩字,孙碧瑶顿时明了,这八成就是薛振锷干的。绕有深意瞪了薛振锷一眼,孙碧瑶开口道:“这却是稀奇,我家二郎安分守己,这些时日除去访亲会友,旁的时候都待在家中。这二门都不曾出,又怎地殴伤了那徐甫?”

李中锡继续赔笑:“安人,小的不过是小小捕头,这等问桉事宜,自有大老爷做主,小的实在插不上话。”

孙碧瑶思忖一番,皇命难违,显然不能抗命不遵,于是开口道:“既然如此,二郎便跟着李捕头走上一遭。可是有言在先,若我家二郎真的做下这等混账事,要打要杀自有国法;若二郎不曾做下,尔等也不能诬了二郎名声。”

李中锡立刻拱手道:“安人且放心,大老爷吩咐过,此番请二郎过堂只为查证,若无证据断然不会动用手段。”

孙碧瑶应了一声,端起茶盏看向薛振锷。薛振锷冲着三姨笑笑,紧走两步到得李中锡身旁,稽首一礼道:“李捕头,那便有劳了。”

“不敢,薛衙内请。”

出得宅门,薛振锷瞥了一眼,就见拴马桩上拴着两匹老马,略略挠头道:“李捕头,咱们怎么走啊?”

李捕头尴尬道:“衙内见谅,大老爷催的急,小的等来的匆忙,倒是不行备下车架……还请衙内自行备了车马。”

“也好。”薛振锷还不曾吩咐,管家老周顿时叫人牵来大黑马。

三人翻身上马,薛振锷身量原本就高,待骑上马更是比那两名衙役高出一头不止。这也就罢了,两名衙役骑的是驿站淘汰下来的驿马,早已年老力衰,薛振锷胯下大黑马乃是正宗的河西明马,膘肥体壮。

这三人一路行将起来,大黑马来了脾气,越走越快,只把两名衙役远远甩在身后。

小衙役实在耐受不过,忍不住腹诽都囔道:“李头,便由着这衙内放肆?好歹是钦犯,这般带将过去,招摇过市的,来日我等不怕吃了排头?”

李捕头低声道:“神仙打架,我等小虾米还是莫要掺和了。若非看在你师父面上,老子才不会带着你。小六,这应天府公差得会瞧风色,你这等性子若是不改,轻则丢了差事,重则祸及家人,切记切记!”

话分两头,且说薛振锷刚离了薛府不过两刻光景,一顶银顶皂帷官轿便飞快进得薛家之内。落轿之后,管家老周连忙上前掀开帘子,一身朱紫的薛珣面带寒霜,快步进得内宅。

孙碧瑶迎将上来,顿时有了主心骨,说道:“老爷,二郎被应天府拘走了。”

“莫慌,慢慢说。”

孙碧瑶长话短说,将先前种种诉说出来。薛珣方才接手通政司衙门,一时间千头万绪,繁忙不已。倒是隐约听闻魏国公叩阙喊冤,可忙得昏头胀脑竟不知魏国公告状的对象竟是自家儿子。

“碧瑶莫慌,既然二郎去的是应天府衙门,那一时半会出不了事。二郎临行之前,可留下甚地话?”

“倒是跟老爷说得一般无二,别的就没了。”

便在此时,冬雪匆匆在堂外喊道:“老爷、太太,二郎临行前留了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