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页

所以很快这些京兆豪强们便也达成共识,明面上各自引众归于乡境自守,不再与杜洪有接触联系,但暗地里也提供了许多的物货资械,甚至包括他们各自网罗的人众。关中生民,多在三辅,而三辅民众有半集长安。

有了充足的物货资械,杜洪的势力也在激增,原本不足两万的可战卒众很快便增长倍余。关中虽然多坐地强梁,但流窜的盗匪更多,只要能得于饮食供应,他们自然云集而来。

随着自身势力的急剧增长,杜洪一时间也是信心爆棚,部众之中凡老弱之众俱都驱逐于外,部众层层堆叠陈列于灞上,用以消耗远来晋军的锐气。

当然,他也并未盲目自信,并不觉得单凭这些乌合之众就能固守长安,趁着手中物货充盈,也抽调各方精勇编成精军数千,做好准备一旦前方战事不妙,即刻抽身而逃。

四月将近尾声,王师大军再次自弘农而进,以奋武军精骑为前锋,桓宣率部两万,路永水军一万,郭诵统率后路两万,合共将近六万大军,水陆并进,次第开拔。中路拔营过半,前方已经捷报频传。

第1223章 兵临灞上

京兆南面郊野中,有一群人正向东面而行。这一众人约莫百数,小的十四五,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看起来有些怪异。

这一群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各携弓刀,一个个望去不乏英气,令人不敢轻侮,野中纵有盗匪、流人出没,远远观望片刻之后,也都识趣离开,不敢靠近。

一众人逐水而行,速度并不算慢。途中偶尔有人疲累落后,便会遭到来自同伴们的嘲笑,咬牙闷声追赶上去。

队伍中有一个体格魁梧的弱冠年轻人,似乎是这一行人的首领,其人腰胯长弓,背上满满两壶箭支,手里还提着一柄长枪,一边行走着,一边回首大声道:“速行,速行!我们此行可是为了投效行台,追从王师建功树业,目下王师踪迹还未望见,只是赶路又算是什么辛苦!”

周遭年轻人们听到这话,一个个振臂怪叫打气,速度又加快几分。只是再行了一个多时辰,就连那个为众人打气的年轻人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一众人才终于在一处树林边缘停下来稍作歇息。

“七郎,咱们今次离乡东投,是不是稍显轻率了些?我可是听说,西进的这些王师对咱们关中子弟非是善态……”

林中歇息时,一个看上去颇有几分老成的年轻人凑过来,望着那个首领,不乏忐忑道。

那个作为首领的年轻人闻言后,便将眼睛一瞪,不悦道:“阿兄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动身时便已经约好,要凭此一弓一刀并一身投效建功,不作懒散乡野的守户豚犬!”

“我、我也不是胆怯,可是家中亲长都言,这些王师实在、实在……”

“这一点,我早前不是说的很清楚,咱们关中,久承胡乱,王化不通已是年久,王师西进,难免相疑。庭门父子兄弟,日常若乏教诲沟通,尚且难免疏远,不能相知,何况我关中久来自以邦外生民自居。王业兴复,千载功业,正需广引忠勇助力,就连胡虏之主都明白这个道理,咱们乡勇赤诚来投,王师又岂会将我等拒纳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