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补贴销售

七国驸马 南方老刀 1692 字 3个月前

凡是新的东西,人们都不会那么容易接受。

混合肥,对大颂人来说,是一个全新东西,人们从来没想过,种地竟然还有可以从市面上买得到的“粪肥”。

虽然,人们很早以前就懂得给种植的粮食施加养分,知道人畜的粪便,后来又知道草木灰等东西可以给粮食添加生长的养分,所以,人们把所有可以促进粮食生长的东西都称之为粪肥。

肥料…这词似乎更合理一些,肥的原料…可那么多圣贤为什么就不知道用这个词呢?圣贤们都是读圣贤书的,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士子清流,是清贵高贵阶层的人,农事,是贱民们的工作,所以,农事的东西,他们从来不管。

有过一个笑话,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一群所谓的读书人,士林清流,御使言官们,为了表示要引导天下人事农,于是集天下士子之智慧,耗国库数成之钱粮,废三年之时,终于写出一本册子…没错,一本薄薄的《劝农。于是,皇帝为之动容,大加奖赏,士林为之鼓舞,天下传颂。

但是,耗费了那么多人力财力和时间写出来的一本册子,天下却没有一个农民看,即使派了读书人去讲解,也没有人一个人去听。

因为,这本由圣贤弟子们闭门造车写出来的《劝农,简直就胡说八道,比狗屁还要臭,谁有工夫去看去听啊,那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所以,所有关于农事的字词句子,都是粗糙的,因为,这些字词句子,大多数是农民造的,说的,圣贤大儒,及他们的弟子们五谷不分,又怎么懂农事?不懂,又怎么说?

所以,只有粪肥,没有肥料和养料这么“文雅”的词,所以,当大颂的人们,听到肥料两字时,他们认得,却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肥料是新事物,是提高大颂粮食产量的希望,是龙广宁富国强军中兴大颂的希望。所以,在推广和销售上马汉山都采用了新方法新模式。

肥料的销售,必须与种地和田租挂钩,而且,利润并不高。

事实上,为了让利于民,马汉山本来想赚一笔的生意,最后直接将利润让出去,而且代理商也不许赚钱。

商人重利,明知没钱赚的生意,是不会有人做的。所以,马汉山让龙广宁放血。

怎样放血?当然是现代社会,特别是丑国最常用的办法,政府补贴。

现在的肥料的成本还是挺高的,几个原因,一是氮磷钾基本上都是采自自然或用有机方法生产,所以产量起不来,成本高昂。

比如用量最高的氮,现在真的没有办法用化学合成,而用土办法取得的氮,成本很高。事实上,土办法取得的氮肥,并不是现代概念的化肥:氮肥。而是碳酸氢铵、钾、多种酸等等东西的混合物,只不过,氢氨类含量大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