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石骥换了一身行头,听闻他已年满十五,谢远考虑一番,便将人送到了霍都督手下。

霍都督知道这孩子庶民出身,便给他过到了军户,让他从无名小卒做起。

石骥感恩霍氏父子,感恩谢远引荐,开始努力学习无功,立誓要报答谢远。

后来呢,他口中的报答是做到了,却也着着实实将谢远等人吓了一大跳。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啦。

崔泫之到来后,谢远并没有停止让她用药。

他翻阅黄帝内经和其他古医书,找来更加温和,更适合崔泫之的药方,助她清除余毒。

此外,谢远和崔珩还悉心教导崔泫之讲话。

在二人的帮助下,崔泫之慢慢不再说话磕磕绊绊,也能与常人无异了。

谢远见自家小徒弟的笑容一日比一日多,便将她交给霍去病,让他俩出门游山玩水。

而小谢同志,则开始处理各种各样的民事纠纷。

在知道有人敢举报士族贩卖私盐之后,百姓们也意识到谢远不是说着玩玩的,他有事儿是真上,遂纷纷写匿名信诉说自身苦难,请求谢远帮忙。

这些民事纠纷无一例外都是寻常琐事,也有些和士族之间的纠葛。

谢远将那些寻常琐事交给崔珩处理,自己则专门去看庶民与士族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说到底都是因为利益而起的。

像其中一件。

一个士族子弟因为家中缺少女仆,又不想去奴隶市井买,因为觉得脏,便去了庶民住的地方挑选年轻貌美的民妇,给强行带到府邸充作奴婢。

那些妇女的家属就不乐意了,一纸状告到地方县衙上。

说来也巧,这些县令都是这个士族子弟所在的士族给举荐上去的,一听到要状告东家少爷,那是怎么忍得了。

遂命人打了折告状人二十板子。

那人生来体弱,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刑罚,活生生给打死在了公堂。

同他一起来的拙荆见到夫君惨死,又痛失女儿,哭得好不凄惨,直接是回去悬梁自戕了。

有人知道这件事,觉得这一家太过凄惨,便写了匿名信想请谢远解救那个被强抢的民妇。

谢远找来一个门客,将这封书信递给他:“去查查这是哪个士族子弟。”

“喏。”门客接过书信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