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为名誉而战!

医路青云 烟斗老哥 1282 字 3个月前

如果没有相关规定,那么医院也没法经营下去。

病人送入医院,不用外界施加压力,大家会众志成城,争取拼来一个好的结果。

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或者普外,或许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张弛有度。

但急诊外科真心没有太多的办法,除了看主刀医生的水平和经验,还得看运气。

手术室内,各司其职。

开腹的开腹,拉钩的拉钩,埋支架的埋支架,操作空间狭小,更考验医生的技术和配合。

尽管谢长天等人和赵原已经很久没有一起手术,但还是能找到熟悉感,主要是流程一致。

尽管医生接触的教材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医院,很多细节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个科室都有很大的区别,与学科的带头人的手术习惯有关。

赵原知道天华急诊外科的手术流程,所以跟谢长天、童政配合得极为默契,一个眼神就能知晓对方想要做什么。

分秒必争。

但每个地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小时,四个小时,十个小时。

从白天做到黑夜,手术室的灯还亮着。

赵原喝了点葡萄糖便继续做手术,身边的助手换了好几拨,但作为主刀医生赵原不能随便下火线。

即便用了一切能用的办法,病人的体温还是没有稳定降下来。

主要是无药可用,病人之所以还能活着,全靠团队的经验和水平。

处理这个手术,不是用药猛就可以的。

需要不断地试探,让器官不受到剧烈的刺激。

大面积的创伤导致应激反应,异体蛋白不断产生,体温再这么持续搞下去,病情还会持续加剧。

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做。

胡奥斯大学医院的主管医生在观摩室盯了足有十几个小时。

他都看傻眼了。

一开始他对赵原嗤之以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赵原处理了各种难关,此刻他对赵原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头到尾将器官衰竭的应变之法做了个通透,技术全面,强悍得让人感觉可怕。

难怪科里森非要将病人送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