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分赃大会

别忘了这里可是我的地盘,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封锁几个人的消息,换成我想说的话,还是不难的。”</p>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里活着的地方仕绅都被李皓聚拢在了一起,百姓也因为李皓得了利。</p>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异地而来的官员,没有百姓仕绅的帮助,能翻得起什么风浪来。</p>

不客气的说,李皓只要愿意,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人的内外联系通道都遮蔽掉,让朝廷听到的消息,都是李皓自己编造的。</p>

因此李皓对于崔明的安排,并没有太多应对,而是继续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内政治理当中。</p>

至于军务,经过这段时间的种种成功,张允和褚樊也更加认可了李皓,主动来到</p>

了李皓身边,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p>

有了他们的协助,本地兵源的转化工作也进展很快,有了余力给朔风和胡柳派了援兵,保证能足够应对安国的进攻。</p>

由此李皓所占得数城之地,各项发展都逐渐走向了正轨。</p>

另一边,秦楚这人还是挺识时务的,再加上如今家小都被接出,也没什么后顾之忧。</p>

所以在见到这番场景之后,果断来找了李皓,正式表达了愿意归顺的态度。</p>

只见他直接拜伏在地,说道“殿下当日之言可还算数,我愿向殿下归顺,还请殿下收留。”</p>

李皓闻言大喜,因为这对于李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毕竟连秦楚这个与国同休的勋爵人家,都抛弃了祁国。</p>

从某种程度上,何尝不是在向世人表明,祁国已经走上了末路。</p>

而且有了他这个标杆,日后李皓再想招降其他人,也会要容易很多。</p>

因为在祁国里面,比秦楚位置更高的也没几个,其他人有了秦楚做对比,心里负担可就要小得多。</p>

所以李皓当即躬身扶起了秦楚,说道“侯爷能弃暗投明,孤心甚慰,你尽管放心就是,我立马修书给父皇,请求父皇下旨册封。</p>

多的我不敢保证,但侯爵之位却是绝对少不了的,另外孤在单独备一份厚礼,以示庆贺。”</p>

秦楚也是知道投桃报李的,当即感谢道“那就多谢殿下,日后我以后谨记殿下恩典,自此为殿下马首是瞻。”</p>

李皓闻声谦虚道“你这话就严重了,而且日后你入了朝堂就是父皇的臣子,这马首是瞻的话,就不要提了。”</p>

可话是这么说,但秦楚这个老狐狸,自然知道站队的重要性。</p>

当即又重复道“殿下是储君,储君也是君,这君臣之义自然也是要守的,更何况殿下与我还有再造之恩,我不敢忘怀。”</p>

李皓笑道“侯爷果真是赤诚之人,孤很高兴。”</p>

随即两人又闲话了一会,秦楚才离开了府衙。</p>

在一旁听完了全程的任辛,不由吐槽道“明明是兵败被抓,还被你抢先抓走了家小做要挟,现在却变成了再造之恩。</p>

你也是,还真能配合的下去,与他说了那么长时间有的没的。”</p>

李皓闻言不禁摇头“有些事情说的太过直白就没意思了,一个优秀的官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p>

说到一半,见任辛那不以为意的样子,就没再说下去“算了,你也不需要懂,只要帮我管好锦衣卫的事就行,其他还是让陈喜来做吧。</p>

现在你帮我磨一下墨,让我来感受下红袖添香的感觉,这个你总是会的。”</p>

这个任辛确实会,只不过她在磨墨的时候,不免有些翻白眼罢了。</p>

不过李皓就当没看见,直接拿起毛笔就开始给崔明写信。</p>

信中表示给秦楚保留侯爵之位,并在宿都为他赐府、赐银,总之就是除了实权,一应待遇都不能比他在祁国差。</p>

反正一切都先给着呗,大不了等到自己即位,天下一统之后,再想办法削减就是。</p>

而在这件事上,崔明和李皓的想法高度一致,甚至崔明为了达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还不惜对他的两个儿子都予以了封赏,纳入到了禁军为官。</p>

由此秦楚及其家眷,就需要赶到宿都去居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