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往东立

毕竟气功这个东西,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没啥好印象,这个是几十年固有思维的问题。</p>

面对这种情况,李皓等人经过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只是现在这个阶段,气功学这东西暂时还无法应用到实际临床之中。</p>

所以面对普通人,只能是加快研发进度,并暂时以在网上加强科普的手段,来维持局面。</p>

但面对医疗界同行,就必须要以实际行动,给他们强力回击。</p>

于是李皓开始组队,带人在全国范围内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基础医学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有含</p>

金量的医学赛事。</p>

而且不仅是中医学,就算是李皓不能独立参加的,李皓也能拉着中医心脏康复项目的参加。</p>

有扬州慢这个万金油的存在,李皓不敢说每次都能夺得第一,但基本上都有所收获。</p>

因此在那两年里,李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奖牌</p>

把气功学的牌子给狠狠的树立了起来。</p>

至于后面李皓为什么没有再参加,是因为李皓必须得回去医院参加规培了。</p>

没办法,李皓中间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要是在后面的两年的规培还这么经常缺席,那这就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p>

不过李皓虽然走了,但气功学的挑战之路并没有终结,虽然他们的成绩没再能达到李皓的水准,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p>

在这个期间,气功学的发展在众人的努力下,也是一刻都没有停滞。</p>

经过前三年的孵化阶段,一批可以有效治疗的气功拥有者出现,这个研究便不再局限于北京。</p>

由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牵头,在上海、南昌、成都、广州都相应成立了研究机构,并开始正式主动将气功医疗推动进临床治疗之中。</p>

到了这个地步,基本正式进入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需要等待的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可以说李皓这第一步已经走好了,剩下便是要继续增加影响力。</p>

只是这个周期就需要很长了,毕竟内力积蓄需要时间,要想完全让气功治疗达到巅峰期,还需要不少时间的积累。</p>

这方面,李皓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只能是想办法多多研发些配合内力使用的针灸、推拿之术,增加效果。</p>

2017年,李皓在前一年终于完成了全部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正式入职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并拿到了主治医师资格。</p>

同年李皓也迎来了另外两件大好事,一件是气功治疗被正式纳入了临床,在批准在北医大下面的各附属医院开始了施行。</p>

另外还有一件,就是张劲获得了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要知道这个称号可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四年评选一次,每次只有三十人,可以享受到高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p>

同时跟张劲一起获得这个称号得,还有其他四位参与了气功学研究得,一届三十人得名单中,出现了五位气功学研究的参与者。</p>

这里面的意义就很重大了,说明在国家级层面上,对于这次气功学得发展,是有积极态度得。</p>

这就是风向,而中国的聪明人,从来都知道看风向办事,因此对于后续气功学的发展,李皓是心情大好。</p>

不过这前景虽然光明,但在具体操作中的问题还是有的,首先气功治疗算不算是手术,具体的收费标准是什么。</p>

因为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他们除了本身的手术、检查绩效之外,一般还有耗材收入。</p>

可中医这边没有那么多检查收费,除了开药之外,实际收入会差很多。</p>

当然,最顶级的那一帮人不算,因为不管是干什么的,最上面的人都不会缺钱。</p>

要是因为气功治疗,再把开药这边的收入降低,无疑会影响底下医生的积极性,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么好家底的,他们也要养家活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