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族消消乐

随即便说道:“竖子,你为何不早点将真相告知于朕,难道你就这么不相信朕吗?”

凌不疑闻声回道:“陛下,若彼时臣不是年幼,而是有如今这般智谋胆识,定然会径直来告御状,可……”

文帝这边和凌不疑在一诉衷肠,凌益却是听的如五雷轰顶一般,因为随着凌不疑身份的证实,凌家的末日也就到了。

而且至此他也早没办法来自我安慰,而是要接受自己亲手儿子,并割下头颅悬挂于城墙之上的惨烈真相。

至于在场其他人,心情也甚是复杂,尤其是来歙和崔佑,这两人与霍家交情深厚,自然为霍家血脉流传而高兴。

等文帝这边回过神后,便接着宣布起了对凌家的处置,所有五岁以上凌家儿女尽皆赐死——包括出嫁女。

毕竟前车之鉴,万一凌家女儿敬爱父兄暗中教导子孙伺机复仇该如何,斩草除根的道理在场之人都能理解。

至于凌氏妇人以及五岁以下幼儿均流放漠北,凌氏祖坟掘毁,宗族改姓。

不但如此,所有与凌家往来亲密的姻亲故交一应受到贬斥。

这一番狠辣卓绝牵连甚广的举措,明眼人一看即知是为了永绝后患,免得给凌不疑——现在应该叫霍无伤了,招惹麻烦。

不过这也说明了,在文帝眼中,凌益是有多么可恨。

尤其是有彭坤作为对照,他作为当年孤城桉的元凶之一,都没享受到文帝亲自处置的待遇,而是重新交给廷尉府来判刑。

而对于文帝此举,在场众人都没有出声反对,因为这些人确实也没谁和凌家交好,既然事情牵扯不到自己,那何必去招惹文帝呢。

尤其是现在这个风头上,就连太子也没敢站出来,表现一下自己的宽仁。

随后文帝拉着霍无伤便走了,估计是要再好生重新认识一下,顺便听听孤城的事。

至于凌益,则由袁慎带着禁军,直接押回了廷尉府,等待明天的明正典刑。

顺带还得和纪遵把文帝的判罚带回去,免得他在凌家人身上白费功夫,直接把人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就行了。

其他人则是各回各家,带着今日这满满的震撼离开,当然崔佑可能不是回家,而是去到了杏花别苑。

等李皓知道情况的时候,还是晚上袁慎把公事安排好,回府之后和李皓说的。

他用夸张并带有丰富感情的语言,把殿上那跌宕起伏的剧情,还有廷尉府里纪遵知道这一切后,那种错综复杂的表情,详尽的描绘了出来。

弄得李皓不装装样子,满足下袁慎的炫耀之心,都有些不太合适了。

等袁慎讲完冷静下来之后,才问起实质问题:“今日宫中之事,想来明天在都城便能传开,你说这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李皓回道:“影响自然是会有的,原先他还姓凌的时候,陛下就已经将他视若亲子了,现在证实他是霍翀之子,那陛下的偏爱只怕要更甚了。

所以以后你就不要去招惹他了,赶紧把你的婚事办了,这样安全。”

袁慎听后只觉得李皓是在开玩笑,就说道:“我什么时候招惹过他了,而且这与我什么时候成婚有何干系,你不愿说就罢了,何必非得把我给扯上。”

说完袁慎便起身回房去休息了,没看到李皓看着他背影,那略带深意的眼神。

现在只希望凌不疑和程少商的缘分断了吧,否则就文帝这独宠一人的性子,指不定会帮着干啥呢。

次日一早,文帝在朝会上亲自宣布了凌益的罪状,及对他和凌家的处置,并且郑重宣布了凌不疑霍翀之子的身份,欲要恢复他霍无伤之名。

不过凌不疑说自己要为阿狸一并活下去,所以只是改回了霍姓,依旧还以不疑为名,以后就叫做霍不疑了。

在场的朝臣们,听后倒是没太大反应,毕竟昨日之事,文帝又没下令封口。

这都城里面的官宦世家传消息素来迅速,基本昨天晚上该知道就都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

朝会之后,霍不疑亲自监斩,看着凌益受了五马分尸之刑,随即便来到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