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铜牛事变

知道了这个消息,李皓当即便迟缓了脚步,因为这代表着楼牛和彭坤副将马荣应该已经决定好了动手时间。

那在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也是最为谨慎小心得,此时铜牛附近只怕是布满了暗哨,尤其是大军前来得方向,还有凌不疑所在得位置,就更是他们关注得焦点。

说不准他们都有可能已经盯上李皓了,所以为了让他们能安心得动手,李皓便稍稍偏了一个方向,往当涂而去。

只不过这都是明面上的举动,在当天夜里,李皓便让袁沃带着那一帮投诚来的山匪,加上袁家部曲,趁着夜色偷偷离去。

山匪就不用说了,这帮人与官军交战,凡事有不顺便奔逃进山林之中,让官军追击不及,所以对于山林行走自然轻松得很。

而袁家部曲在这方面也是经过特别训练的,因此李皓便让他们借着山林地势,快速奔赴到铜牛县周围。

然后在情报得支持下,扮作山匪将程始和颜忠给救下,反正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干这个得出身,一身江湖习气都还没来得及洗干净,干这事正好也是拿手。

并且在李皓承诺,他们在救完人后,可以顺带得抢些精铜,虽然这些精铜不能直接给他们,毕竟那些是官府之物。

但李皓承诺,到时会专门拨下钱财,给他们交换相应的精铜,就按照他们抢的得精铜价值多少来换。

为此,这帮山匪干坏事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提升起来了,兴高采烈地就跟着走了。

等到天一亮,李皓这边清早拔营,把声势弄得相当大,反正是不让外人看出营里面少了人就行。

不过也正是李皓此举,也让在铜牛县的楼牛和马荣松了口气,他们之前还真担心李皓是直奔这来的。

毕竟马荣麾下虽然也有个将近两千的兵马,说起来不比李皓带的人少,可自家知道自家事。

寿春一地太平得时间有些久了,城中兵马久不历战阵,哪里是都城派出得那些精兵得对手,尤其是领兵得还是李皓。

之前无论是陇右之战、蜀中之战还是冯翊郡之战,李皓都是有亮眼成绩得,虽然在外界看来是不如被文帝立成标榜得凌不疑,可也不是什么好相与得人。

纵使有心算无心,这两人也没把握能全歼李皓带来的人马,更别提就算能全歼,也没意义。

本身马荣和楼牛想要的,就是一个凭借着劝降之功,从而能一举越立在朝堂之上;另一个则是想顺利从彭逆阵营脱身弃暗投明,这样比起被打的投降,待遇上也能好上不少。

可要是真打了这一仗,那无疑就是和太子这边撕破脸了,或许对于楼牛来说没什么,毕竟她本来也没想让马荣活到最后。

但马荣显然不会这么想,他觉得自己都得罪了这么多人,到时就算过渡到了文帝这,只怕后续也会遭到持续针对,下场恐怕也好不了。

现在既然确定李皓不会过来,那两人便敲定赶紧实施计划,趁着其他人还未有反应的情况下,把流程给走完。

楼牛当即便去找颜忠,想法子催促他赶紧将精铜运出,而马荣则是去到了兵马驻扎得地方,提前做起了出兵得准备。

不过颜忠倒是好劝说,他本来就视楼牛为知己,自然对他得话是深信不疑得,可此时城中督办铜务得还有程始,要想顺利得把精铜运走,那程始这一关也得过去才行。

也幸好程始这家伙脑子不太机灵,而且又有对楼牛世家子弟的天然信任,对他所说也没过多怀疑,便答应下来一同出城保护精铜。

至此前期谋划已然达成,在约定好的日子中,颜忠携家卷和程始一起,运送精铜出城。

而随着精铜得运出,早已和城中细作取得消息的袁沃也很快知道了,便立即沿着山林赶到了他们预设要抢精铜得埋伏点。

那是袁沃来到这里这里,亲自考察地形后选择出来的地方,道路两侧都是山林,便于隐藏踪迹和事后逃窜。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这处地方前面不远,有大队人马曾经部署过的痕迹,且痕迹还很新。

那现在这个时候,会在铜牛县附近行动的大队兵马还能是谁,显然这就是马荣他们事先踩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