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刻板印象的重要性

而也就在凌不疑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李皓说道:“这些东西你等会就可以带走,但我还是想劝你一句。

把小越侯牵连进这事,也就意味着把越氏给拉进泥潭了,再加上本就关联乾安王一脉的宣氏,你总不能让陛下一次性把两家外戚都给处置了吧。

这不现实,最终只会让陛下本该打出的板子,最终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对于李皓的劝说,凌不疑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为了能尽早查得孤城真相,他只能先试一试了。

而且就算不成功,至少也要让文帝知道小越侯的错处,因为凌不疑明白文帝心中越妃的重量,除非小越侯犯下谋逆大罪,否则一次性将小越侯拿下的可能本就渺茫。

倒不如在文帝那里慢慢积累小越侯的罪状,积毁销骨之下总能让文帝对他厌弃,而且越妃到时也不好再庇护于他,那时便是凌不疑的机会。

所以在拿到这些罪证之后,凌不疑便要起身离开,只是在离开之前,最后问了一句:“你没有把这份证据直接交给陛下,目的真的那么简单吗,据我所知,袁家与小越侯的生意往来,很是紧密吧。”

李皓闻言只回了一句:“挣钱的买卖谁不想做,袁家的生意从不缺合作伙伴。”

凌不疑点了点头,便径直离开了,此行他不仅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也从李皓这里了解了袁家的态度。

回去之后,凌不疑在重新将证据整理完善之后,便带着去找文帝汇报了。

而后的事情也正如李皓所说的一样,在了解事情的所有经过之后,文帝没有对这事进行深究。

只是收没了寿春的铜矿,圈禁了文修君,至于王淳也以失察之罪,给予了王淳罚俸降低食邑的惩罚。

而后又应允了小乾安王上疏自辩,这相当于是给了小乾安王推脱责任的机会。

而事实上,小乾安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只是这个推脱的手段略微显得低劣了些,直接就把所有问题都栽到了文修君身上。

果然这是真不把这个亲姐姐放在眼里,而且脑子也不灵光的家伙,要说文帝都已经松口成这样了,你随便丢几个无关紧要的外人,把这事湖弄过去不就得了。

何至于为了所谓的万无一失,就非要把文修君给抛出来,平白把人心也给失了。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文修君本人,因为她到最后还在帮小乾安王找补,说他这是为了顾全大局,意图后续。

所以在最后,文帝又加重了对文修君的处罚,剥夺她的封号,彻底将她安置在城外的一处庄子上,从此不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