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东宫实战

对此,李皓和凌不疑想了一下后也就没有阻拦,因为太子在这事上确实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两个人自己商量。

最终两人确定还是来真的,反正文帝的人品还是挺靠得住的,不至于因为输了一场演练而发脾气。

更何况凌不疑的本事还是文帝教的,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事,指不定到时文帝还挺高兴的呢。

而后,便是开始制定具体的细则,毕竟既然是实战演练,那自然得有个目标才行。

按照李皓的说法,太子身份尊贵,不太合适被当作目标,所以便用那枚虎符当作目标。

只要攻方能在四个时辰内将虎符夺去,那便算是攻方成功,反之若是在四个时辰之内,虎符依然安然无恙,便算是守方成功。

至于双方兵力对比,守方这边是全部东宫守卫,而攻方那边的人马,则比守方多出一半来。

毕竟守方依托宫门防守是有优势的,本来李皓想说守方和攻方的人数比是1:2就行。

可文帝对自己实在太有自信,便说用不着两倍,最终才定下现在的人数。

而且因为此次是要接近实战,所以重型攻城武器虽不让使用,但允许两边使用弓箭。

当然这个弓箭的箭头是特质的,射中人后只会在身上留下印记,到时那人便算是退出战斗。

确定好这各项细节之后,两边便开始了各自备战,东宫的人对于地形自然熟悉,所以准备起来很快就好了。

而文帝这边,因为需要抽调光禄勋、卫尉的人马,还得等他们相互熟悉,所以这边耗费的时间便需要花的多些。

但从人员结构来看,文帝所率领得攻方明显更拿得出手,毕竟光禄勋和卫尉之中有不少久经战阵的将领任职,此次也被一同拉了进来,比如担任卫尉左丞得程始。

不像东宫这边,拿的出手的就只有李皓和凌不疑两人,看起来是凄惨了些。

不过凌不疑和李皓却不气馁,毕竟有的时候人多也不一定就占优势,因为此次参与的士兵不是很多,所以这帮人更多的只能干着曲长、屯长的活计。

虽然李皓承认这些人战场经验丰富、处事敏锐,指挥千军万马或许可以如指臂使,可他们终究脱离曲长、屯长这一层次太久远了。

对于几十、上百人的小规模兵马调动,已然不再是那么熟悉。

而反观李皓和凌不疑,一个擅长在后方运筹帷幄,一个习惯在前面冲锋陷阵,正好可作为互补。

所以真到了实战那天,刚一开战攻方在人员衔接上便出现了漏洞,便让李皓在第一时间发现了,随即通知凌不疑打开宫门开启了一波反冲。

此举大大超出了文帝他们的预料,因为守方这边兵力明显是占据劣势的,所以他们认为纵使会出击也会是在后期,消耗了攻方一部分力量后,才会做的。

而且他们主要是也没想到,己方这边会出现如此失误,所以猝不及防之下,一时间被打的直接败退下来。

但在反应过来之后,攻方里面一堆大老得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他们一部分出来硬顶凌不疑得攻势。

另一边很快就稳定住了局势,便迅速开始将人马重新整合,准备起了反击事宜。

见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了,李皓当即下令,通知凌不疑趁他们还没整合完毕,就先行退了回来。

这第一轮交锋,以李皓和凌不疑稍占上风而告终,东宫里面一时间士气大振。

而外面的文帝,此时脸色就有点黑了,虽然还不至于把人都叫到面前痛骂一顿,但也是着重提醒了一下,让他们不要再轻敌了。

再之后得城墙争夺,两边便打的很焦灼了,因为这种硬实力得交锋,两边取巧得操作性就降低不少。

尤其是在皇宫这种环境下,两边都有制高点,可以查看到对方兵力调遣情况,这对战起来就麻烦很多。

眼见很难在正面进攻的情况获胜,文帝便开始想到了取巧的法子,因为按照最开始定的获胜条件,只要将虎符拿到手,便算是攻方胜利。